[USA]偷渡!杀戮!黑帮!“唐人街”的江湖故事,揭露海外华人崛起史…
时间:2021-02-17 17:26: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871年秋日的一个傍晚,警察耶稣•贝尔德正和往常一样坐在“海碧”酒吧里。那时的洛杉矶,是一个仅有五六千人的小镇。作为市镇上仅有的6名警察之一,贝尔德只需要每天花两个小时在市区巡逻。如果不出意外,一分钟后他就可以喝上他刚点的啤酒。
突然,一阵枪声打破了宁静。警察的直觉,让贝尔德还没来得及喝酒,便直奔枪声传来的地方——黑人巷。
黑人巷是一条两边立有数百间低矮土坯房的狭窄巷子。原本是黑人聚集区,后来在这些土坯房里,住进了“淘金潮”中,第一批来到美国的华人——虽然还没有后世标志性的牌坊,但这算是美国最早的一条“唐人街”。
赶到现场的贝尔德,看到地上躺着一个华人,鲜血从他的脖子里不断涌出。贝尔德冲入枪声响起的土坯房,也不幸被枪击中。
汤普森闻讯赶来,他是洛杉矶市私人自卫组织“警戒委员会”的成员。他缓缓接近土坯房,一脚把门踢开,端着枪走了进去。结果刚进屋,汤普森的胸口也挨了一枪,当场毙命。
汤普森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大地主,他的死点燃了白人们的怒火。紧接着约有500名白人聚集到“黑人巷”,一场针对华人的突袭不期而至.....
随后的枪战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寡不敌众,黑人巷里的华人纷纷缴械投降。
夜色降临,昏黄的灯光映照着狭窄的街道。多名华人被绑成一串,走向临时竖起的绞刑架,白人手持武器跟在其后。不一会儿,17具尸体便摇荡在半空,其中一个还只是名十几岁的小孩。
然而屠杀还远远没有结束,甚至白人妇女和小孩也加入到了屠杀队伍中。白人们高喊着“绞死他们”,后又将更多的华人打死悬挂在绞刑架上,甚至一些商店门廊的横梁也被当作绞刑架使用。
被杀死的华人中,有一名德高望重的华人医生。他希望用钱贿赂,让白人们放他一马。但此时已经杀红眼的屠夫们二话不说便朝他的嘴里开了一枪,而后割下了他带着金戒指的手指。
(1871年美国洛杉矶大屠杀)
1871年洛杉矶大屠杀,是美国建国以来,第一场针对华人的屠杀。一个自卫组织成员的死亡,显然不会是一场屠杀的所有原因。在这背后,是白人们对于华人长久的歧视,和深深的积怨……
淘金热与移民潮
故事要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美国加州。某一天,一名锯木厂的工人马歇尔,在工厂附近的河里发现了金子。
马歇尔没有保守好这个秘密。不久,他的同事们也都知道了河里有金子,于是纷纷丢下手中的工作,跑到河里去淘金。
一时间,“加利福尼亚山谷里到处都是金子”的流言在全世界传开。吸引了各国人赶来加州寻宝,他们中有的人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只为赴美实现淘金梦。当然,淘金的行列中,自然少不了富有冒险精神的中国人。
除了“发财梦”之外,中国淘金者的出现,还与当时的中国社会息息相关。19世纪中期的中国战争不断,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烽烟四起,社会动荡不安,饿殍遍地。很多人为了改善困窘的生活情况,便主动、或被拐卖,远渡重洋来到美国谋生,开启了他们的淘金之旅。
这场淘金热,掀起了中国移民到美国去的第一次浪潮。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来自广东。据当时萨克拉门托《每日联合报》在1855年的数据统计:太平洋沿岸地区大约有3.65万中国人,其中有2万人在加利福利亚矿区开矿。
(淘金潮中的华工)
伴随着淘金热,美国西海岸铁路及沿海口岸大肆建设,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赴美找到赚钱机会。要知道当时的华工在美国工作一天的收入,甚至抵得上在家乡辛苦一个月,给地主当佃农的工资。
就这样,一批又一批富有冒险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中国人,选择了背井离乡踏上美利坚这片陌生的土地。
但在美国生活并没有那么容易。语言障碍、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都是横亘在数万名华工们眼前的问题。他们需要吃一口家乡饭、换洗衣服和一个能睡觉的地方。
于是,华人们便自发地聚集起来,主要为华人服务的唐人街,随着铁路建设和华人劳工的迁徙应运而生,遍布美国各地,一度多达五十多个。
然而,很多美国人并不喜欢在自己的土地上,住着一群信仰不同、肤色不同、不说英语,甚至留着辫子的异乡人。他们视唐人街为眼中钉,是一块美国大地上的牛皮癣。
歧视与迫害
大多数来自中国的移民,花光家里所有积蓄,甚至是背负着巨额高利贷。他们希望能来到美国这片热土,赚到这辈子都花不完的钱。
但是美国的劳工生活,并不比想象的容易。要生存,要把钱寄回家乡,有的还需要偿还高额贷款。这些财务压力,使得很多中国劳工被迫接受底薪工作,但困难远远未止于此。
源源不断的中国移民,为美国社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这很快就引起了美国工人的不满。他们认为比驴还勤奋的华人,抢了自己的工作和薪水。
举个例子,在19世纪,一个服装厂厂长,需要付给白人男性劳工的工资是每天2.25-5美元,白人童工每天1美元,但只需要付给“一个年轻的中国劳工每天90美分”。
白人对华人的仇恨由此而来。老外不但口头上侮辱华人是“猪仔”、“猪花”,行动上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也络绎不绝。
(19世纪,海外辱华漫画)
在美国工人的抗议声下,1882年《排华法案》在美国国会全票通过,美国开始禁止华人移民进入,并剥夺已经移民的华人公民权。法案之后,美国社会对于华人的迫害更加肆无忌惮,华人们被赶出了矿井、铁路和工厂。
中国劳工赴美人数的转折点,发生在1885年。那一年怀俄明州石泉矿场的150名白人矿工,公然携带武器袭击中国劳工。导致28名华人劳工被杀,无数劳工被赶出城外。
法律歧视、民间迫害,终于浇灭了华人移民美国的热情。而那些已经移民的华人劳工为了谋生,只能转向更加低端的洗衣和餐饮行业。
为了在歧视与迫害中自保,在美华人采取了更为紧密的、基于血缘和乡里籍贯的抱团——这种抱团最终发展为暴力型的帮派。从此,黑帮就成了唐人街难分难解的影子,与华人移民的历史融合在了一起。
黑帮崛起
法国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电影《唐人街》中,对于唐人街有这样一段描绘:夜色降临,空荡的街道上亮着几盏昏黄的灯光。突然一阵枪声响起,却没有预想中的惊恐和尖叫。居住在唐人街中的中国居民一言不发,仿佛已经对犯罪习以为常。
(电影名为“唐人街”,主角却依然是白人)
电影《美国往事》中,也将唐人街比作一个鸦片盛行、死气沉沉的贫民窟,这里治安糟糕、赌场、妓院林立、犯罪猖獗。
那么,唐人街为何会被视为犯罪暗角?黑帮又是在何时成为唐人街的代名词的呢?
在最早一批赴美华工当中,就有些是具有三合会、青帮背景的“江湖人士”(青帮、洪门、哥老会是晚清民国时期民间三大帮会组织。三合会据说是洪门天地会在广东地区的一个分支,也称作洪门三合会)。
《排华法案》出台后,这些江湖人士看不惯白人对于华工的歧视和迫害。抱团抵抗欺侮的信念,让他们为了自保而组建华人帮派,成为最早北美华人黑帮的雏形。
(1906年 华人黑帮成员被警察逮捕)
其中第一代华人黑帮大佬,就不得不提到当年在纽约唐人街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人物——Tom lee李希龄。
李希龄于1878年来到纽约。与一般只顾埋头肯干的华人不同,头脑活络的他一来纽约便结交当地权贵,还娶了美国妻子。1880年,李希龄被任命为纽约县副治安官,成为纽约历史上第一位担任公职的华人。
李希龄最大的本事就是黑白两道通吃,他一面担任公职,扮演着唐人街与外界打交道的桥梁角色。一面创立联谊堂,后更名安良堂。从赌场、鸦片馆、妓院等不法生意中,抽取提成保护费。
据考究,李希龄实际操控着唐人街至少十多家地下赌场和烟馆,一个月至少能赚2万元,相当于500个年轻力壮工人的收入。
如此丰厚的收入,令其他帮派对安良堂觊觎不已,各大势力蠢蠢欲动,都想来分一杯羹,这其中就有后来崛起的协胜堂。
协胜堂成立于旧金山,幕后老大是以诡黠狠辣著称的mock duck。当协胜堂在美国西部站稳脚跟后,便在19世纪80年代将势力扩大到了东海岸,向纽约进军。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协胜堂来到纽约后,便与安良堂形成势如水火的两派。两个堂会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止,从20世纪初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共发生过4次大规模的堂口战争。
(协胜堂成员(左)与李希龄(中))
协胜堂曾悬赏5000元要李希龄的人头,李希龄4次遭暗杀,但都死里逃生。像血洗会馆、谋杀对方的姨太太,这些在看起来只会在黑帮电影中上演的桥段,也时常在两个堂口之间发生。
然而,美国华人黑帮间的争斗,还不止于此。
后浪推前浪
1943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废除了《排华法案》,移民政策再次开放。1965年,《哈特-塞勒法案》也取消了基于国籍的移民配额。
移民政策的再次宽松,导致来自中国大陆、台湾、越南、柬埔寨等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新移民数量激增,引发了新一轮“移民潮”。
大量新华人的涌入,不但加剧了唐人街的黑帮问题——当时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甚至被很多媒体描述成“地狱中最黑暗的角落之一”,也让很多新兴黑帮乘势崛起。
(新移民带来新黑帮)
越南帮就是移民政策放开后,唐人街帮派的“后起之秀”之一。当时的越南战乱不断,为了谋求生计,大批越南人逃亡海外,来到了加拿大和美国。
这些越南人来到唐人街后迅速形成了一个个团体。他们个个身手矫捷,一律身着黑衣黑裤。虽然个子不高,但是作为越战老兵,他们打起架技巧娴熟,颇为凶猛。
据说有次一名白人与几个载着越南帮成员的小车发生轻微碰撞,双方发生口角。争吵之时,一名越南帮成员绕到那名白人身后,掏出一枚刀片在白人颈后抹了一下。那名白人立刻鲜血直流,其凶狠程度可见一斑。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越南帮却是个例外。他们四处挑衅,争夺地盘,自然也打到华人黑帮的头上。
当时的唐人街是华青帮的地盘。华青帮,壮大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西岸,最初是由几位有青帮背景的广东厨师创立的。
20世纪50年代,美国麦卡锡主义开始泛滥。华人在社会上再次遭到不同层面的排斥和迫害:例如种族主义者在中餐馆吃饭不给钱、当街打劫甚至性侵女同胞、骗取保护费等等。
华青帮的弟子,便用中国传统武术咏春拳、形意拳等打抱不平、行侠仗义,保护遭到欺凌的同胞,并拿起刀枪驱赶和对抗骚扰店家的种族主义者。
(华青帮纹身)
作为美国组织最庞大的亚裔帮派之一,华青帮在权力顶峰时期,甚至在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三不管”地带,有一个武装严密的小岛。这个小岛是华青帮重要成员每年大聚会的地点。
岛上有严密的监控和强大的火力,外人想要进去比登天还难。美国的警方和FBI都有一句名言:如果不想活了,你就得罪华青帮。
但越南帮来到后,为了抢夺资源,就开始大规模的欺压唐人街的华人。要知道这唐人街可是华青帮的地盘,一山不容二虎,大战一触即发。
世事难料,华青帮虽然厉害,但练武的毕竟打不过老兵,几次火并后,华清帮全面败退,将唐人街拱手相让。
于是70年代,唐人街进入越南帮统治时期。但越南帮优待越南人,欺压华人,并凭借暴力大肆敛财,引得唐人街怨声载道。
直到十几年后大圈帮来临(“大圈”,香港话指代“大陆”),才改变了越南帮一家独家的局面。
大圈帮早期的主要成员,是港澳地区的偷渡客,他们大多来自大陆,挨过穷、受过饿,最后“落草为寇”。或许正因为是亡命之徒,他们比一般的黑道分子更加好勇斗恶。
在看到原本应属于中国人自己统治的唐人街,却被越南帮欺负的民不聊生的时候。这帮“大圈仔”们无比愤怒,与越南帮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
大圈帮先是派出了一小支敢死队,在背后对越南帮的几个大头目下手。他们成果杀死了几名越南帮高层头目,并抛尸街头。
越南帮盛怒之下,召集成员和大圈帮开战,两大帮派异国厮杀。但俗话说“横的怕不要命的”,在唐人街横行十几年的越南帮,显然低估了大圈帮的战斗力,被大圈帮的死士们打得满地找牙,尸横遍地。
打到最后,越南黑帮只能退出唐人街,后来逐渐退出了整个北美地区。
唐人街又迎来了一个“新主人”,华人黑帮文化此时进入极盛。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数年之后,促使大圈帮走向没落的,并非另一个新兴黑帮的崛起,而是一个时代的老去。
黑帮文化的消失
1978年一个秋日的夜晚,一名23岁的华人青年倒在唐人街第五区警察局的旁边。
这名青年身材瘦长、穿着整齐,头部和肩膀位置中弹,不断有鲜血流出——此人正是纽约唐人街著名的帮派组织“幽灵阴影”的创建者。
尽管伤痕累累,但他拒绝和警方合作,只说自己在摩特街的一个饭店大厅遭到枪击。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肯向警察透露。警察无奈,只能把这个人医治好后,放他回家。
2003年的一个午后,依然是这名男子。他悠闲的在街上走着,准备到幼儿园去接自己的女儿放学回家。如今已经48岁的他,没有了当年的凶狠,脸上已悄然布满了岁月带来的皱纹和平和。
女儿从幼儿园大门走出来,看见爸爸来了,一下子跳起来,扑进他的怀里。男子抱了抱女儿,回过头对采访他的记者说:“唐人街不像以前那样了,现在这里非常和平,不再有帮会四处活动。”
据估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旧金山,约有3000名左右的黑帮分子。整个唐人街几乎被形形色色的黑帮组织瓜分。他们的一些堂会活动和暴力行为,时时惊扰着唐人街和美国社会。子弹在饭店大堂和街道上乱飞的场景时常可见。
直到1990年,美国出重拳打击犯罪,黑帮活动才逐渐减少。在此期间,唐人街内外发生了许多变化,唐人街的帮派文化也在逐渐消失......
(黑帮大佬们纷纷经商洗白)
《新唐人街》一书的作者彼得•孔说:“在黑帮全盛时期,他们出现在不同的大厦和赌场里保护生意,到饭店里胡吃海塞却不付钱,但现在这一切都消失了。”
2002年,纽约唐人街第五区却没有发生任何凶杀案,这里以前可是经常弹片横飞,摩特街和派尔街拥挤的巷子,也历来都是流血冲突的战场。
而如今,这里和时代广场一样安全。
以前,这里的商户每年都要拿出几千美元,上缴给黑帮作保护费,如今他们可以拿这些钱进行投资。而以前各帮派招募新成员时,所用的那片乱糟糟的空地上,如今也什么都看不到了。
唐人街的老去
而今的唐人街依然堂口林立,但江湖早已不再。当年的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也化作了历史中一颗尘埃。
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移民素质也不断提高。他们会说英语,受过良好教育,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再需要唐人街落脚,也能很好地融入美国社会。
(不少华裔出任美国政府高官)
同时,伴随着社会治安的稳定,和第一代华人移民收入的上升,很多华裔家庭通过教育,在美国实现了阶级跃升,“华二代”们当上了医生、律师,原本居住在唐人街的老人们也逐渐搬离。
唐人街最初的形成原因,是在外打拼的华人,寻找自我保护和文化归属的需要,它承载着上一代华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
而如今的新移民,已不再需要唐人街提供的各种服务。对于他们来说,唐人街逐渐退化为“中餐馆一条街”,只是一个吃饭的地方。
随着华人住户的流失,美国很多城市唐人街规模日益缩小,直至消失。数据显示,如今美国唐人街的数量,已经由上世纪初的50多个,锐减为10个左右。
唐人街将注定老去,但不必为此遗憾。
在它的背后,华人生活的比过去一百年多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幸福。
出处:头条号 @浪潮全球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