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关于通胀,市场和美联储谁在撒谎?

时间:2021-05-08 17:20: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此轮复苏通胀众说纷纭

当下的全球经济环境真的非常令人困惑,为了应对这场极其罕见的全球疫情大传播危机,各国顶层管理几乎把能用的策略都用到了极致,即使这样我们在恢复经济活力和效率上的市场效果看起来依旧难言乐观。

现代经济体系就像是一个极其精密的循环机器,一旦停滞下来想要重新启动的成本和代价都是非常惊人的。从超额发债到负利率刺激,从体制改动到内容支持,这些超常规的策略应用本意都是为了恢复各国在疫情长时间封锁后造成的经济停滞让一切回归正轨,但这里面涉及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清醒于这场疫情在某些方向已经深刻改变了原有的经济轨迹和秩序,这个世界可能再也回归不到疫情前的状况了。既然回不到过去了,我们对于传统经验的执念恐怕也会形成一种相对误区,谁来保证各国的策略就一定能够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提供绝对范本?

在新环境下探讨传统经济学概念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探讨推动人们面向现实处境,从更真实的内容出发去深刻理解并推动传统经济学发展。通胀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经济学概念,至今人们都搞不清楚为什么看起来各方都能受益的市场热度会让整个经济体制最终付出惨痛代价。现实经济热度表现非常精妙,尤其在底层逻辑上的效应会异常强烈而敏感,这意味着一旦经济热度阈值被体制传导所忽略,则大多数循环意义都将陷入困境无法自拔。那么新环境下的“通胀”会突破传统经济学认知吗?是不是意味着此轮危机在修复期上会让人们展现更多对于通胀厌恶的忍耐呢?

一、关于通胀的两种声音

关于通胀最近一直都有两股极其尖锐的力量在参与博弈,市场预期超级通胀可能很快就将到来,而美联储作为全世界最权威的经济策略管理者却反复强调对于通胀预期的忍耐力。这两种声音的博弈背后正在加剧市场价值冲突,并形成极其尖锐的立场表达。

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通胀是指市场要素环境下资源价格的波动对经济内容的冲击,导致生产成本的急剧攀升并最终危机产业链循环的现象。不难看出基础生产资料价格是判断通胀的基本要素,而最近的大宗表现似乎正在印证市场忧虑。

新高、新高、历史新高,这就是经历疫情封锁恢复之后的基础工业金属的价格表现,从铜、铝、铁、煤炭到纸张、水泥、玻璃,这些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似乎正在为新一轮的产业膨胀扩张做出回应,但事实真得如此吗?

疫情影响经济的首要杀招就是全球产业链的生产停滞甚至被迫关闭,波及全球的所有角落并形成市场障碍,尤其是基于需求端禁令带来的萎缩冲击,其中又包含了人们对疫情参数的衡量预期,这导致了全球经济集体“关机”。

在随后的复苏进程下,我们是否看到了全球经济重启的全部?事实上并没有,基于现代经济体制的复杂内容,我们甚至无法衡量此次危机是否已经危及底层框架的稳定性,所以这并不是“一关”和“一开”的简单重启过程,它背后付出的代价和后续影响力是难以预估的。

我们也不能单纯从宏观战略层面去看待当下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扬,回归基础复苏环境下的预期是不是应该更合适?如果以宽泛意义上的复苏逻辑对应这种价格修复,可能会反映出不一样的思考。因此我们也可以尝试理解美联储的逻辑思路,在全球疫情中心长期聚焦的美国经济环境下,可能远远没有更多预期来支撑通胀价格,而反映得是基于恢复性生产热度带来的炒作,因而美联储似乎更愿意把长期预期的改变作为锚点,试图淡化市场期待下的策略扭转。

这两种期待究竟谁更能代表未来全球经济内容的走向至关重要,前者意味着很快我们又将面临周期考验,而后者着代表着疫情危机的纵深影响依旧在持续。

二、谁在撒谎?

是不是有人在试图利用经济表象来掩盖事实真相?是美联储还是火热的市场?我们需要真正搞清楚撒谎的意图是什么才能解开让人疑惑的“事实”。

通胀通常都展现在经济积极扩张末端,似乎过去并没有低迷环境下复苏通胀的先例。因为极致热度在紧缩经济环境下很难被证实,可现在的疫情危机似乎给了全球经济一个新的市场变量,它印证了一种新的逻辑指向:封锁式低迷到复苏回暖可能异常迅速而短暂,而这种短暂的复苏现在和全球市场的既往矛盾纠结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全局困境,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针对通胀特征出现会展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宏观决策层更愿意在国家整体战略意图的前提上尝试忍受基础价格提前上涨带来的经济刺激效果,因为他们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解决:如果不能在预期上尝试突破传统经济的行为边界,那超发的美元和债务结构几乎确定可以摧毁整个美国金融秩序!而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市场更加极端之前,将一切导向合理化!

只不过市场可能更敏感于经济热度的表征,在大宗价格头也不回地走势烘托下谁都不愿意相信美联储“还好”的鬼话,毕竟这个明面上最大的主权信用权威机构其实并不怎么可靠,它经常在市场的前车之鉴里被证伪!可是市场就一定准确吗?看起来资源热度甚嚣尘上,可需求端呢?疫情不仅把供给端切断了,更可怕的是它尚未终结的影响力把人们的悲观预期带到了需求端,人们的家庭收支循环被摧毁了,冗余负债和超发货币支撑下的需求是真实恢复了?还是走向了被动谨慎?

一旦市场需求端被证明长期萎靡,那可就不是通胀到来了,通缩是更大的市场麻烦!

目前看起来只有资源价格热度来证实通胀,但它的逻辑究竟是来自生产火热还是需求端火热?似乎都不是!复苏性生产能爆发多久?萎缩了的需求能否全面恢复?这都是判断这场特殊“通胀中”谁在说谎的依据,可即使明白了撒谎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如何面对这种交织着多方利益的斑驳境遇?

三、市场视角下后疫情时代的通胀

假如通胀来临,最可怕的后果是什么?过去的通胀预期在此次环境变量下恐怕没那么简单,一般通胀达到危及尺度往往就意味着资产泡沫,而刺破泡沫的转折就意味着新一轮的经济重新适应过程,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货币紧缩开启!

现在全球投资者都在关注美联储的加息信号,可偏偏它不敢加!不敢加的理由是通胀临界值尚未达到预期目标,而背后真实的原因可能是美国加不起息了!就连财政部长出来点一下加息都会引发市场剧烈杀跌,一旦美国赖以生存的金融市场“梦幻”被打破,以现在美国的债务结构和体量,或许又是一场“大萧条”!

另外加息对于新兴市场的冲击恐怕也是史无前例的,美国借着挽救危机之名超发了大量的货币,而这些热钱一如既往地流向了新兴市场,我们也肉眼可见的看到了各类资产价格的疯狂上扬!一旦这些货币疯狂回流美国,则疫情之后我们又要再次面对全球债务危机了!

现在我们似乎在市场的警惕声中越发麻木了,尤其是美联储反复宣称的“无事论”格外刺眼,造成的后果就是资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如果市场是对的,那么超级大通胀很有可能就在路上!

当历史新高再新高的资产价格碰上无法复苏的市场需求,那么终究会有一方败下阵来,而过往的经验从来都是泡沫破解一切谎言,到时候不用说第一个动手的绝对是美联储!

如果一切正如市场预期那般,全球如此庞大的资产泡沫和极其糟糕的债务结构破裂会带来什么?可能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一次美国想要独善其身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了!

过去美国擅长透过金融霸权转移收割财富,用资本从外部吸血来弥补和改善国内债务结构,可这一次它找不到如此体量的收益目标了,除非是中国!

这就是过去几年我们面对的美国真实战略意图,可想收割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庞大体量且坚持内生成长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谈何容易,首先在资本项上就非常受限,中国并未全面放开资本管制,资本进出的节奏仍是宏观审慎管理的一部分!这对于想要快速操纵资产价格的大鳄们无疑是“杀手锏”!外资无法哄抬中国资产泡沫也就断绝了美国想要从中国身上掠夺财富的可能!

那也就意味着美国过去积累和此轮超发的债务只能由他们自己消化,事实上自从美联储亲自下场购买债务以来并未能够真实提振国债曲线,反而被动抬升了远期债务成本,甚至一度导致市场恐慌!

对于美联储而言,这真的是一场豪赌:要么资产泡沫破解和债务危机崩盘;要么为这场超级大通胀不断找到新的锚点,但看起来并不容易!

四、美联储视角的审视:疫情复苏和复杂衰退下的内容周期

假如事实上的走向证实了美联储的预判:当下的资产价格仅仅是一场超级复杂危机的后续复苏内容呈现,则问题可能会简单得多。毕竟此次危机所构筑的影响力同样超越了传统经济学认知!疫情切断了生产和生活的多余输出,由此本身也难以预估后续复苏会否是既定内的经验呈现,而在复苏加持上各国又动用了过多极致手段和策略,那么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当下只是资产价格报复性修复的表达,毕竟我们经历危机冲击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而影响又如此广泛而深入!

这么多集中且极致的策略组合集中供给于经济内容下,那么短时燃烧效应会不会特别明显?一旦这些策略后续陷入市场影响衰退呢?我们可能面临的又是另外一个难题了!

如果正如美联储所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共振出现了突破传统框架的问题,那么当下他们的忍耐力会不会是准确的?

我们都知道全球金融资本的最终目标都是供给各自经济的效率,即使是美国这样极其特殊的市场地位也脱离不了这个目标,我们并不清楚美联储掌控下所呈现的美国经济状况到底如何,毕竟单单凭借一季度的“超级数据”很难准确表明趋势。如果复苏昙花一现是让子弹飞一会儿的理由的话,那么美联储就有坚定的理由了!

虽然这种可能性被市场否认,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可能我们低估了疫情外溢影响力,特别是在各国不同视角下的碰撞带来的负面不可控!二战之后我们全球经济再未置身同一场全球危机中,而这一次谁也没有逃过!

那么如果危机后续的结果是一场全球经济秩序重构,那美国和我们在中间扮演的角色及战略博弈就非常耐人寻味了!换句话,美国实际上是以战略忍耐在换取空间和时间。从这个逻辑上说,一切就都太早了,即使通胀爆发策略的转向也不会在当下发生!否则它本身就难以预估下一场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的重创!

五、警惕认知“共性”和“特性”:后疫情时代新通胀的意义

无论如何后疫情时代是一个全新的经济环境议题,我们需要尝试重新理解这种环境带来的变量。

对于我们而言,未必就不该谨慎这种复杂处境带来的共振影响,无论是基于单纯的市场预期还是来自美国在战略上转移矛盾的压力,一旦通胀降临我们也有认知共性和特性上的逻辑需要理清!

就生产恢复而言,我们其实并不希望看到当下资源价格的疯狂上扬,这种现状对于一个专注于制造业循环的国家就意味着所有的成本再增加,而热度市场无法透过自然消化的话会带来制造业新一轮困境!

这需要庞大的消费市场来消化通胀价格带来的弊端,可问题就在这我们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消费市场,中国人似乎很难透过激活消费来促进内生循环,毕竟过去我们始终是以外向型市场为指引的发展逻辑!

现在我们同样和美国一样面临循环不畅的问题,即使是我们率先从疫情危机中恢复了!市场要素环节如果无法基于价格消化带来新的问题,我们可能也会面临复杂的共性冲击!

有幸的一点是,我们将债务杠杆控制在了相对理性的范畴,此轮危机我们的体制高效运转灵活应对,并未过度采用极致策略和手段,因此转圜空间来说我们比美国要相对宽裕些,这就是所谓的特性!

在这种共性和特性下,中国经济同样也要重新认知当下的处境,要保持绝对警惕和相对理性去捍卫经济热度不会走向失控,再通过改革转型来逐步推动内容升级化解市场负面,这样一来无论市场还是美联储谁在对通胀说谎,起码对于我们都有一定应对的筹码!

出处:头条号 @小欧经济见谈

上一篇: [USA]加州妇女发现一群神鹫闯进家门,...

下一篇: [USA]预算在100万以内也可以移民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