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全街56号:香港劏房改造的一个样本
时间:2020-01-23 16:38: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新华社香港1月23日电 题:福全街56号:香港劏房改造的一个样本
新华社记者陆敏 苏万明 王欣
“劏”,意为剖、割。香港的劏房,即一个住宅单位被切割成很小的部分,租给多家住户。拥挤逼仄、卫生条件恶劣是这里的常态,因年代久远还存在渗漏、消防、治安等安全隐患。
位于深水埗的福全街56号,就曾是这样一栋由一间间劏房组成的五层住宅楼。一家数口,居住面积大的不过十平方米左右,小的只有三四平方米。
经过一番改造,如今的福全街56号下面三层一共租住了30户人家,楼上两层则租给了中低收入的单身青年,居民户数没有变化,人均面积没有增加,但住户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在逼仄、拥挤而卑微的环境中,尊严与隐私获得了相对尊重,也为香港劏房的发展探索出一个全新样本。
“共享”式改造升级居住体验
“支床睡觉,拆床下床,是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做的事情,不拆掉床,房间里根本就无法立足。”和丈夫一同租住在此的李巧秀说,她和丈夫到香港三年了,最初的落脚之处,就在福全街56号。当时,客厅被分隔成了三间房,租给了三户人家,他们就住在厕所门口一个三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老鼠蟑螂经常光顾。由于环境恶劣,两口子心情一直很差,三天两头吵架。
“老婆整天吵着要搬走,可是没钱能去哪里呢?”老实的丈夫总是手足无措。
由于贫富悬殊、房价高企,居住问题一直是香港社会的一大痛点。在香港公屋轮候册上,申请的轮候宗数已高达25.7万,每户平均“上楼”时间更长达5.4年。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劏房近年来急剧增加。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2018年的数据,目前香港大约21万人居住在劏房,中位数人均居住面积只有不到5平方米。
“地方就这么大,要升级居住体验,只能从‘共享’上做文章。”香港规模最大的慈善服务机构东华三院执行总监苏祐安告诉记者。
东华三院一直致力于在医疗、教育和社会发展等领域提供慈善服务。这一次,他们把目光聚焦于劏房,福全街56号是他们的第一个试点。同样的楼层和面积、同样的住户数量,经过精心设计和整体改造,如今的福全街56号,不仅腾出了一个宝贵的公共空间,还保证了每户都拥有了一个可以采光通风的窗户。
李巧秀两口子喜出望外,他们并没有搬离福全街56号的劏房,也不像过去总为房子吵架了。他们的房间扩大到七八平方米,还拥有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公共客厅。
12家房客的隐私与尊严
站在二楼的公共客厅里,记者看到,客厅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成为大家的公共活动空间。客厅四周,分布着12个房间,每个住户都有了一个独立空间,隐私大大增强。每户住房面积达到了10平方米左右,窗户明亮透气,可以望见外面的街市。
客厅一角是一个拥有四个灶眼、两个水槽的公用厨房,旁边是一个公共卫浴处,里面有四个独立小间,每间都有马桶和淋浴器,门口是一个装有4个水龙头的大水槽,可供4个人同时洗漱。
在客厅中间的柱子上,贴着《居住及使用守则》,下面附着管理处、房屋事务主任和租务主任的电话。东华三院高级物业主任董观兴跟这里的老住户打着招呼。“跟他们都认识一二十年了。”董观兴说,这里不仅有公共交流空间,他们还经常组织活动增进老人交流。
王太在这里住了30多年。墙上挂着她和先生当年的黑白婚纱照,大衣柜上挂着大大的“福”字,小小的屋子里琳琅满目。“都是孩子给我添置的。”她一一展示,话里话外透着知足。
居住体验升级,租金却很便宜。李巧秀一家每月在这间劏房上的租金支出是1800港元。“放在外边,这种条件的房子月租起码要四五千呢。”她说。
有人住劏房,有人住豪宅,这是香港贫富差距的现实,也从基尼系数上得到印证。一般而言,0.4为警戒值,而最近一次即2017年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香港按原本每月住户收入编制的基尼系数为0.539,创45年来新高。
居者有其屋任重道远
对于香港中低收入群体的大多数人来说,仍居住在“昨天的福全街56号”。
就在离福全街不远的另一处劏房里,住着市民邓女士一家四口。站在地面往上看,长长的楼梯一直通到三楼,然后再转角向上。楼梯陡得视线里只有前人的鞋后跟,狭窄得只能一个人通过,阴暗得从一楼看不到三楼的楼梯顶。
邓女士和丈夫及两个孩子住的劏房,大概七八平方米的房间,月租金要4500港元。房间天花板漏水,已经渗到电灯附近,随时可能漏电。长长的楼梯,让她望而生畏,她因此很少带孩子出门玩,“背着孩子上上下下,太累了”。
可孩子在家闲不住,经常蹦蹦跳跳,有一天铁皮天花板被震掉了三块下来,差点砸到孩子。地方狭小,孩子吵闹,邻里纠纷也因此增多。“每天上楼看着长长的楼梯,就感到很绝望。”邓女士说。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港共有102.71万名18岁以下儿童,其中23.71万名生活在贫穷线下。
穿行于香港深水埗这片中低收入群体集中居住的地区,灰白色的楼群外墙斑驳,有的墙皮已经脱落。楼上老旧的窗户外,密密匝匝地挂满了晾晒的衣物,在夹缝里争夺冬日那一缕阳光。不少旧楼的门边,阴暗潮湿的门洞里,不时有一两只老鼠窜出。
就在这一大片楼群里,福全街56号蓝灰色的楼体卓然而立,显得如此与众不同。时值春节将至,苏祐安代表东华三院为福全街56号的老人们送上福袋和问候。60多岁的住户河先生开心地接过福袋,连连致谢。问起住在这里的感受,他笑着说:“感觉嘛,就像中了六合彩!”
“在香港的现实条件下,解决居住问题不能只靠政府,需要全社会共同援手。中低收入者何时能居者有其屋,依然是香港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苏祐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