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怎样在火车上高逼格的吃饭
时间:2020-01-24 11:54:4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今天是年三十,是法定假日的第一天,也是春运最高潮的日子。在外的游子,在抓紧最后的时间赶回“家”,吃团圆饭。
根据惯例,年三十和初一的火车上,都会供应水饺,对于路途上的旅客,算是一个慰藉。
不过平日里坐火车,可就没有这个待遇了。如何每次在火车上吃好喝好,还是需要一番计划。
一、选择车型
要想在旅途中吃的舒服,又不失文明,正确的选择乘坐的车型就很重要。
高铁、动车现在加速普及,正在剥夺吃货们的阵地。因为高铁和动车都是封闭车厢,食物的气味会弥漫在车厢里,容易引发其他人的哈喇子和肠胃不适。
不过奇怪的是,铁路方面偏偏是在动车组上不设置餐车,只能把餐食拿到座位上吃。既然大环境如此,所以只需不要太旁若无人,完全可以尽情的大快朵颐。
真正的吃货,则需要选择非动车组列车,比如K字头、Z字头、L字头之类的蓝皮、橘皮或者绿皮车,我们统称为普通列车。
普通列车通透通风,车厢连接处还可以吸烟,缺点是座位区域没有电源。
最佳的场所,自然是普通列车、靠近车厢头部挨洗手间的那一侧的软卧包厢。
二、餐食禁忌
考虑到列车空间的密闭性,有些餐食是不推荐在火车上食用的。特别是搭乘动车组列车时。
1、不能有酒精饮料
烟酒不分家,只要喝起酒来就会极度的想抽烟,包括一些平时不吸烟的人,往往会在喝酒时来一支。
动车组上吸烟是违法行为,下车吸烟会有遗落车站的可能性。
所以,不安排喝酒。
2、不能吃火锅等强蒸汽的食物
虽然自热火锅、便携性电火锅已经很容易入手,且动车组座位上都有电源,但是这种蒸汽味道会充斥整个车厢,引人侧目。
这种水蒸气还会附着在车体的墙壁、玻璃、座位上,甚至腐蚀部件。
为了公益,排除这个选项。
------但是如果你想成为一个SB网红,显然这是一个很容易成名的方式。
3、不能吃带壳坚果
瓜子、花生、松子之类的食物,会有残渣掉落在座位和地面,给乘务人员造成很大的清洁麻烦。
------同样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网红,这仍然是一个很容易成名的方式。
三、推荐模式
在列车上吃饭,还要考虑的几个要点,是便携性、存储性、含水度。
便携是要能便利的进行密封打包,不要造成汤汁外溢,搞的自己狼狈不堪;
存储性是食物不能短时间就变味变质,毕竟一上车就开吃会显得自己有点儿难民的意思;
含水度是为了顺利通过进站安检。
综合下来这些因素,比较靠谱的餐食就有以下几类:
1、卤制品
卤制品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其主要特点是成品都是熟的,可以直接食用,产品口感丰富,风味独特。卤菜不是单一的烹制法,而是集烹制(加热)与调味二者于一身,他的特点十分明显,具有:取材方便,可丰可俭;质地适口,味感丰富;香气宜人,润而不腻;携带方便,易于保管;增加食欲,有益营养。
总的来说,卤水分为两大类:即红卤和白卤。
红卤,加糖色卤制的食品呈金黄色(咖啡色,如卤牛肉,金黄色,如卤肥肠等)
白卤,不加糖色卤制食品呈无色或者本色(白卤鸡,白卤牛肚猪肚等)
坐在火车上,手持牛腱子大快朵颐,或者用拇指和食指捏着鸭翅送到嘴边轻轻撕开,都会抚慰你旅途的焦虑心情。
2、炸制品
油炸是将油脂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对食品进行热加工,快速熟制可以最大限度的把营养成分保持在食品内,并赋予食品特有的油香味和金黄色泽。
油炸的方式分为清炸、干炸、软炸、酥炸、松炸、脆炸、卷包炸、纸包炸等不同方式,应对不同的食材,口味各不相同。
如果对此研究太浅,或者身边没有靠谱的馆子,那么KFC或者金拱门也都是可以凑合的选择。
3、蒸煮制品
蒸煮食品是指通过蒸、煮等较低温度(100~200℃之间)的烹饪方式烹制的食品。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采取蒸煮的烹饪方法要远远好过煎、炸、熏,蒸煮方法可以保留食材中原有的营养成分。
北包子、南烧麦,北饺子,南汤圆,既能当主食,也可做配餐。唯一缺点就是要:趁热吃!
4、地方小吃
不管是离家远行,还是游荡返回,上车前30分钟打包一份当地特色的小吃,在邻座羡慕的眼光下一层层打开包装袋,挽起袖子,身子前倾,小心翼翼的叼起食物,咀嚼时放肆的发出享受的声响,这一刻就是旅途的美好。
驴肉火烧、老潼关肉夹馍、汉中米皮、鸭血粉丝汤、煎饼果子、牛肉肠粉之类都是很好的选择。
贵州丝娃娃那种需要很多蘸料伺候的小吃,桌面不一定能摆开,不推荐。
5、最简配置
作为一个比打工仔还悲惨的创业者,这些繁复的吃法都不符合乔布斯的极简主义。
一只道口烧鸡,一瓶赤霞珠红酒,中西文化齿间融合,简约而不简单,低调的奢华,成熟的浪漫。
有上联:吃烧鸡,喝红酒,幸福生活天天有
求下联:
张栋伟 恭祝新春
祝:各位读者新年吉祥!
作者:张栋伟(市场营销专家、资深互联网人士、“酷实习”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创始人)
特别提示:关注本专栏,别错过行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