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小常识
时间:2020-02-03 23:35: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 / 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搜狐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迅速行动,协调联动,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响应,全面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作为公立医院,指导民众正确进行防控也是防控疫情的重要环节。我院特编写防控小常识,给民众从专业角度进行科普,群防群治、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才能早日遏制疫情,打赢这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一、了解病毒特点: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2、怎样能灭活病毒?
3、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4、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有何症状?
5、如何区分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二、掌握防控要点:
6、怀疑自己或身边的人感染了病毒怎么办?
7、何为可疑暴露者、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8、何为密切接触者?
9、普通民众应如何防控?
10、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
11、如何正确洗手?
12、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没有特效药和疫苗?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此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
怎么能灭活病毒?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紫外线照射6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0.035%过氧乙酸、75%乙醇和500mg/L次氯酸钠,作用2分钟,即可灭活病毒的感染活性,但是核酸的完全破坏,需要延长时间至30分钟。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根据目前的证据,可以确定新型冠状病毒可以持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目前已经确定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喷嚏、咳嗽等)和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
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 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3)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有什么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般症状有: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严重症状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除了以上发病症状,还有可能发病症状“不典型”,例如:
(1)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2)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
(3)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
(4)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
(5)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如何区分流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怀疑自己或身边的人感染了病毒怎么办?
如果怀疑自己或身边的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首先都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戴上口罩,与家人保持好距离,注意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到就近的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主动告诉医生接触过哪些人,配合医生开展调查。
何为可疑暴露者、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患者、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疑似病例是指:发病前14天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相关。同时,符合以下临床表现:
(1)发热;
(2)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即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 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 液少见。
(3)发病早期自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 胞计数减少。
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情况,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 14 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确诊病例是指: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可以确诊。
何为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阳性检测者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患者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阳性检测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普通民众应如何防控?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建议疾病流行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2)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建议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用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于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小毛巾遮挡口、鼻,没有时用手肘衣服进行遮挡。
(3)健康监测与就医: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4)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沽,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桶内;注意营养,适度运动;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庭消毒用品等物资。
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
正确选择口罩致关重要,选择有效的口罩才能得到有效的防护。纸质、棉布、海绵、活性碳口罩对于日常防护没有太大的作用,建议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
选择了正确的口罩,进行正确的佩戴才能真正发挥口罩的作用。挂耳式医用口罩使用方法如下: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5)居家隔离治疗的和在家医学隔离观察者用过的口罩,先放入一个塑料袋,再用250~500毫克/升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将口罩表面喷湿,将塑料袋扎紧,随生活垃圾丢掉;健康人戴的预防性口罩,需要包好丢进垃圾桶。
如何正确洗手?
正确的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可以去除手部暂居菌,有效阻止疾病传播。洗手或手消毒时,记住7步洗手法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每步重复5次,完成流动洗手要40~60秒,完成手消毒要20~30秒。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没有特效药和疫苗?
目前无特效药,只能对症支持治疗。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药物和疫苗的研发都在进行中,同时国家也在对一些中药进行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