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患者常用的药物羟氯喹,你了解吗?

时间:2023-08-22 15:49: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大部分的狼疮患者应该都有吃过羟氯喹这种药,但你真的认识这种药吗?它用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已经有接近100年的历史了,即使在药物不断被研制的今天,它依然没有被淘汰,反而在风湿性免疫病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那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它在风湿病的治疗作用中是无可替代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类药物。

羟氯喹有哪些作用?

羟氯喹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疟、抗病毒、 抗菌、抗血栓等多种药理学作用。羟氯喹对T细胞具有抗增殖作用,并减少包括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IL)-1、IL-6、和IL-2 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还能阻断Toll样受体 (TLRs) 与核酸配体的相互作用,降低先天性免疫的激活。

羟氯喹进入人体后,50%经肝脏代谢,40%~50%经肾脏排泄,16%~21%以原型从尿中排泄。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羟氯喹治疗狼疮的作用机制

羟氯喹治疗狼疮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得到公认的机制主要包括:

① 干扰自身抗原的加工和递呈,提高巨噬细胞胞浆内及胞浆小体内的 pH 值,下调针对自身 抗原肽的免疫反应;

② 抑制细胞因子,使单核、巨噬细胞和 T 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受到抑制;

③ 抑制 DNA 的复制和 RNA 的转录;

④ 抑制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降低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等;⑤ 阻断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并降低血栓栓子的大小,但不延长出血时间。 

紫外线是诱发狼疮活动的危险因素之一,羟氯喹还有光保护作用,可减少紫外线照射后皮肤中 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的 mRNA 的 产生,从而抑制皮肤炎症介质的产生。羟氯喹还可以抑制外周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降低狼疮致病自身抗体的产生。

羟氯喹在狼疮患者中的应用

改善脂代谢异常:狼疮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一般情况下表现为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羟氯喹具有改善狼疮患者血脂的作用,可通过降脂及抑制血栓形成而阻止狼疮患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调节血糖:狼疮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原因可能为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的同时会破坏血糖调控的内在平衡。近年来发现红斑狼疮患者使用羟氯喹治疗后,其血糖、血脂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均能得到明显改善。研究发现羟氯喹在治疗狼疮原发病的同时,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胰岛素降解、从而降低血糖。

控制病情活动、提高生存率及器官保护:羟氯喹可以减少已有脏器损害,并延长出现新发损害的时间,即对终末脏器提供长期保护,同时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抗血栓作用:SLE患者伴发抗磷脂综合征、血栓性微血管病及大血管血栓形成的情况并不少见,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器官损害甚至生命危险,同时长期抗凝治疗带来的出血风险及监测凝血指标带来的依从性下降较为明显。多项研究证实使用羟氯喹的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明显低于不接受此治疗者。

减少SLE患者肾病进展的风险:羟氯喹可以减少SLE患者肾脏损害的发生并延缓其进展,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合用可提高肾脏缓解率、延长持续缓解的时间,并减少激素的累积用量。

羟氯喹的副作用

羟氯喹常见的副作用有: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部不适或恶心,这与该药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有关。

皮肤和轻微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多表现为瘙痒、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往往比较轻微,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及精神紧张。

视网膜病变,也是羟氯喹最主要的副作用。羟氯喹所致的视网膜病变与剂量有关,大剂量治疗的患者会出现不可逆的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目前推荐的剂量为400mg/d,在这样的剂量下,很少出现视网膜毒性作用。

所以对于狼疮患者来说,羟氯喹确实是一种比较温和又有效的药物,尽管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只要定期检查、遵医嘱用药,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避免的,不用太过于担心。

参考文献:

[1]梁柳琴,杨岫岩.抗疟药在风湿免疫病的应用——风湿性疾病治疗学(1)(待续)[J].新医学,2001(01):51-52.

[2]章菲菲,邹和健.羟基氯喹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2003(02):113-115.

上一篇: Lancet | 一线西米普利单抗单药治...

下一篇: BMC Musculoskelet Di...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