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华中科技大学王伟团队揭秘硬脑膜淋巴管功能和颅内恶性肿瘤的关系
时间:2023-11-20 13:22: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临床参与者中,脑膜淋巴管(mLVs)与颅内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效果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2023年11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王伟团队在Med在线发表题为“Disturbed meningeal lymphatic 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cy and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malignant tum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招募了总共246名个体参与作者的研究。颅内肿瘤组的脑膜淋巴管(mLVs)的曲线下面积和进入速率均高于对照组。相比于对照组,颅内肿瘤组的mLVs的洗出比率较低。mLVs洗出减少与肿瘤进展相关。高级别胶质瘤和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与较低的mLV洗出功能相关。研究证明颅内恶性肿瘤与mlv洗入功能升高和洗出功能降低相关。高级别胶质瘤和异柠檬酸脱氢酶野生型与低mLV洗脱功能相关,长期降低mLV洗脱功能是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
总之,该工作首次发现了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存在mLVs流入功能增强和流出功能下降的规律;并解释了mLVs功能与肿瘤疾病特征的关系;同时还提出了通过DCE-MRI评估的mLVs流出功能可以作为潜在的肿瘤预后评价指标,值得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
最近对脑膜淋巴管(mLVs)的发现要求重新评估一个历史概念,即中枢神经系统(CNS)完全缺乏淋巴系统。mLVs沿着特定的解剖结构,如上矢状窦(SSS)、乙状窦(SS)和腭颈动脉脑膜,从颅骨中出来,最终汇聚到颈深淋巴结(dcLNs)。mLVs可能作为各种免疫活性细胞和大分子从脑膜、实质和脑脊液(CSF)排至dcLN的排水途径。在老化和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病(AD)、中风以及创伤性脑损伤的发生或不良预后中,已观察到通过mLVs的流动功能异常的情况。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在特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中,通过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可视化,mLVs的排水功能受损。
颅内恶性肿瘤,包括胶质瘤,是所有癌症中最具毁灭性的之一,因为其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并且在诊断后5年存活率仅为10%。调节性免疫细胞在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微环境中丰富,而抗肿瘤淋巴细胞相对较少。目前对于胶质瘤如何避免免疫反应没有明确的了解。在胶质瘤的动物模型中,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的可溶性肿瘤抗原可以通过CSF排水到达颈淋巴结(CLNs),以刺激特异性T细胞。
针对抗原如PD-1和CTLA-4的功能性阻断抗体已被证明能增强抗肿瘤T细胞反应并产生持久的抗肿瘤活性。此外,足够的mLV功能可以提高动物模型中颅内肿瘤的放射治疗的疗效。这些证据共同表明mLVs可以参与抗肿瘤免疫机制,而它们的功能障碍可能阻碍治疗颅内肿瘤的疗效。
模式机理图(图片源自Med )
尽管有上述的动物模型,但迄今为止尚无临床研究探讨患有颅内肿瘤的患者的mLV功能。在这项病例对照研究中,作者使用DCE-MRI评估了mLV功能与颅内恶性肿瘤进展之间的关系。该工作首次发现了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存在mLVs流入功能增强和流出功能下降的规律;并解释了mLVs功能与肿瘤疾病特征的关系;同时还提出了通过DCE-MRI评估的mLVs流出功能可以作为潜在的肿瘤预后评价指标,值得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伟教授是本文的通讯作者。同济医院神经内科汪明欢副教授、冉禄森博士及肿瘤科刘博医师是共同第一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medj.2023.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