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间苯三酚......9大宫缩抑制剂,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总结!
时间:2023-12-10 13:37: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试管婴儿的过程中,胚胎移植是影响结局的独立因素,影响胚胎移植成功的子宫因素包括:适当的子宫内膜状态,足够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没有过度的子宫收缩。
适当的子宫收缩,对胚胎的转运有益处,子宫收缩活动频率过高可能会对胚胎种植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发现:约30%左右的患者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存在子宫收缩的现象。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子宫收缩频率过高(收缩>5次/min)的妊娠率为4%~14%。子宫收缩频率较低(收缩<3次/min)的妊娠率为21%~53%。
引起子宫收缩的常见原因包括:超促排卵、胚胎移植手术操作、基础疾病、心理因素等。今天就来盘点一下,9种常用的宫缩抑制剂。(仅作为个人学习交流,不作为诊疗依据)
1、孕酮
辅助生殖领域添加孕酮可能是抑制宫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移植后起到黄体支持的作用,可能通过降低子宫内膜蠕动波的频率促进胚胎着床。
孕酮通过多条通路、多种途径,降低子宫肌细胞膜离子通透性增加,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降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子宫收缩减弱。国内大部分生殖中心主张于取卵后即开始黄体支持,临床妊娠后维持给药至胚胎移植后8~10周。
孕酮常用给药剂型有口服剂型、肌肉注射剂型、阴道用药剂型。不同用药方案各有优缺点,目前国际上尚无最优选择。为了获得最佳妊娠结果,血清孕酮水平需要维持在一个最低阈值。有研究建议胚胎移植后对患者血清孕酮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个体吸收情况确定个体化给药途径和剂量。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代表药物:盐酸利托君(Ritodrin,商品名:安保),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的宫缩抑制剂。位于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列,也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早产抑制宫缩的唯一药物。
盐酸利托君的有效成分为盐酸苄羟麻黄碱:可直接结合子宫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水平提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肌球蛋白轻链激酶活化。以此达到抑制妊娠子宫或未孕子宫平滑肌收缩的目的。用药大多采用在胚胎移植前和移植后的小剂量口服方案。
临床上合并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控制的糖尿病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中是相对禁忌。该类药物在胚胎移植中提升临床妊娠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估。
3、抗胆碱能药物
广泛应用于抑制肠内平滑肌活动。其抗M样胆碱受体的机制同样可以作用在子宫平滑肌上:显著缓解小动脉痉挛,并对纠正不利于胚胎植入的异常子宫内膜蠕动波有积极作用,代表药物:东莨菪碱、山莨若碱、阿托品等。
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0.1%(罕见)可偶发轻微症状:头痛、恶心、呕吐、口干。对可能发生患闭角性青光眼、心动过速、尿道或胃肠道梗阻患者慎用。
4、缩宫素受体拮抗剂
广泛用于妊娠中晚期先兆流产及先兆早产,代表药物:阿托西班。是一种垂体后叶加压素和催产素混合受体的拮抗剂,其药理作用是可抑制子宫收缩,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抑制前列腺素生成,有利于胚胎种植。近年来,部分研究已将其应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也存在争议。
有两种用药方案,小剂量方案:ET前30min单次静脉注射阿托西班6.75mg。大剂量方案:ET前30min静脉注射阿托西班6.75 mg,以18mg/h速度持续输注1h,ET后再将阿托西班剂量降至6mg/h,并维持2h(总剂量37.5mg)。
缩宫素受体拮抗剂高度特异性、抗宫缩有效性高,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低,尚未发现严重母体心血管事件。临床前研究包括两项胚胎毒性技术的应用—兔胚胎和人精子活力生物测定。在阿托西班浓度达到治疗血药浓度50倍时,两种方法都未监测到胚胎毒性。
5、钙通道阻滞剂
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平滑肌松弛剂,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目前使用和研究最广泛的是硝苯地平,其抑制宫缩、延长妊娠期的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且价格低廉,自1980年由UImsten U报道以来,已被用作治疗早产的一线药物。
作用机制:能特异性地抑制L型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上的跨膜钙离子内流,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来抑制动作电位的缓慢内向电流,降低平滑肌收缩性,以此引起血管扩张、子宫松弛和其他的一些全身效应。
其改善妊娠率的作用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6、硫酸镁
硫酸镁于1965年首次在美国被应用,经五十余年的临床实践,被医学界认可是安全有效的,在产科常用于促进胎儿脑神经发育,发挥脑神经保护作用及预防和治疗子痫。
硫酸镁不良反应较多如面色潮红、头痛等;血液中镁离子的安全范围较窄,超过5mmol /L即可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使用过程中要定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以防镁离子中毒。但具有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约为30分钟)的药理特点,在ET中静脉滴注硫酸镁或许会带来良好的妊娠结局。不建议移植后使用,没有很多数据提供给我们参考。
7、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主要为非选择性环氧化酶 (COX)抑制剂,代表药物吲哚美辛(消炎痛),其他如吡罗昔康、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等。
作用机制:前列腺素可加强子宫平滑肌细胞间隙连接的建立,并促进跨膜内流和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加强子宫收缩。因此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发挥减弱宫缩的作用。
目前药物使用效果不确定,需要大家有考量地使用。
8、一氧化氮供体药物
代表药物:硝酸甘油。具有一定程度抑制宫缩的效果,同时增加子宫内膜血流,利于子宫内膜生长。
不良反应因为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眩晕、头晕、颈面部潮红等,严重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烦躁。
目前尚无证据支持ET前使用一氧化氮供体,但考虑到其能提升子宫肌层的血流供应,对子宫内膜微循环有改善作用,或许对反复种植失败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9、解痉剂
代表药物间苯三酚:在消化内科和泌尿外科等领域常用于缓解胃肠道、泌尿道等各种急性痉挛性疼痛;在妇产领域内也被广泛应用,其可有效缩短第一产程,还可治疗痛经、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及软化宫颈等。
间苯三酚作用机制:亲肌性非阿托品类非罂粟碱类纯平滑肌解痉药,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平滑肌,有效抑制子宫收缩。
间苯三酚在促进解除平滑肌痉挛的同时,对正常的平滑肌影响小,不会引发低血压、头晕、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抗胆碱样副作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例如皮疹、荨麻疹的发生率极低;目前未见报告其有致畸、致突变性。
间苯三酚在ET中的疗效以及其在改善IVF/ICSI治疗结局中有积极影响,往后仍需行多中心、大样本的RCT来推进间苯三酚在ART领域更规范、更广泛地应用。
综上,使用宫缩抑制药物时应结合患者的病情需要和自身的基础状况,并综合分析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经济条件,恰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