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39℃,退热治疗无效,不是新冠,不是甲流,原来是它惹的祸

时间:2024-08-02 18:05: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32岁的赵先生,1个月前突然发热39℃,伴有畏寒,躯干部散发丘疹,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发热待查”,给予发热对症治疗,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头痛的症状。医生建议转院治疗。

接诊医生对赵先生做了检查,发现他发烧39.6℃,呼吸30次/min,右侧腹股沟有两个红豆大小硬结,阴囊皮肤有红色丘疹,触痛,血常规结果提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血生化提示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铁蛋白升高,肝功能及肌酸激酶显著异常,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者血液问题。询问病史时,医生得知,赵先生在发病前有被虫子叮咬的经历,经血mNGS确认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赵先生被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医生介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主要经携携带病毒的蜱叮咬而感染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它是一种新发传染病,病原体是新型布尼亚病毒,又称“大别班达病毒”。SFTS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临床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且迅速发展为重型和危重型(统称为重症),最终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亡,重症患者病死率高。

传播途径

媒介传播(蜱叮咬):蜱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传播媒介,蜱叮咬是该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无有效防护下,接触患者及病死患者尸体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可导致感染发病。流行区猫、狗等宠物及羊、牛等家养动物是蜱的重要寄主,密切接触可增加感染的风险。

发病区域

该病在我国分布广泛,以散发为主,具有地区聚集性,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和浙江等省份的山区、丘陵地区。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春夏季,发病高峰集中在5-7月,在有疫情发生的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流行区农民发病占比最高,可达80%以上。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急,潜伏期一般1-2周,多为6-9天。临床上一般分为发热期、多器官功能损害期、恢复期3期。

(1)初期

亦称发热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伴乏力、肌肉酸痛、头痛,部分患者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少数患者可出现意识改变。体格检查常见单侧腹股沟或颈部、腋窝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触痛,一般无皮疹。

(2)极期

也称多器官功能损害期,一般发生在发病后一周左右,可与发热期重叠,持续高热,可呈稽留热,部分患者发热减退后症状继续加重,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加重。重症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可因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3)恢复期

一般发病后2-4周,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有并发症者则病程延长。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老年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的患者,预后较差。

辅助检查

SFTSV感染病原学检查包括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及特异性抗体检测。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计数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可见异常。严重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明显升高,铁蛋白、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可升高。细胞因子检测中,IFN-y、IL-2R、IL-6等显著升高,提示强烈的免疫反应。

诊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可通过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确诊病患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出现发热、乏力或恶心呕吐消化道等临床表现,应及时就医,出现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考虑患病。

2、患者标本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或标本检测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增高者或标本分离到病毒,确诊患病。

治疗

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者,可输注血小板;粒缺时,可使用GCS-F。抗病毒治疗可早期使用利巴韦林、法维拉韦。血液净化需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不推荐常规使用。

预防措施

1、减少暴露。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2、户外活动前防护。蜱活跃季节,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

3、进入室内前检查蜱。蜱可附着在衣服和宠物进入室内,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发现蜱应及时清除。

4、患者及时就医治疗。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尽早诊断,临床诊断和确诊病例应住院治疗。有咯血、呕血等出血表现的患者应隔离治疗,医务人员和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患者血液、排泄物等直接接触。

蜱叮咬后处理方法

被蜱叮咬后,不可用手拔取,要选择适当工具取出,并及时消毒处理。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皮肤,应尽快将蜱取出,但不可用手直接碾碎或拔取,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宜用尖头镊子等工具贴近皮肤夹住蜱口腔部,垂直拔取,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自我观察身体状况两周。一旦出现发热、恶心、腹泻、食欲不振等疑似症状或虫咬伤口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参考资料:

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技术指南(2024版)

2. 彭真,尚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现状及诊疗新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4):223-226.

3. 《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

上一篇: JAMA Psychiatry:主要精神...

下一篇: 专访王晖教授:慢乙肝治疗中,如何实现临床...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