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0岁,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拟实施胃癌根治术,怎么麻醉?
时间:2025-02-19 12:11: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一名70岁男性患者制定麻醉计划时,需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拟实施的手术(胃癌根治术)。以下是详细的麻醉计划:
以下是详细的麻醉计划:
1.术前评估
病史
慢性支气管炎:评估肺功能,了解是否有急性感染或气道高反应性。
高血压:了解血压控制情况,评估靶器官损害(如心、脑、肾)。
冠心病:评估心功能,了解是否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
体格检查:
重点检查心肺功能,评估气道情况。
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
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评估肺功能)。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2.麻醉方式选择
全身麻醉:
胃癌根治术时间长、创伤大,全身麻醉是首选。
联合麻醉:
可考虑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用量,提供术后镇痛。
3.麻醉前准备
术前用药:
镇静药:如咪达唑仑(0.05~0.1mg/kg)静脉注射,缓解焦虑。
抗胆碱药:如阿托品(0.01mg/kg)静脉注射,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慢性支气管炎管理:
术前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
如有感染,需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
高血压管理:
术前继续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如140/90mmHg以下)。
冠心病管理:
术前继续使用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
必要时请心内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
4.麻醉诱导
诱导药物:
丙泊酚(1.5~2mg/kg)或依托咪酯(0.2~0.3mg/kg)静脉注射,缓慢诱导。
芬太尼(2~4μg/kg)静脉注射,提供镇痛。
罗库溴铵(0.6~1mg/kg)或顺式阿曲库铵(0.15~0.2mg/kg)静脉注射,提供肌松。
气道管理:
快速诱导插管,避免长时间面罩通气。
使用气管导管,确保气道通畅。
5.麻醉维持
吸入麻醉:
七氟烷或地氟烷维持麻醉,浓度控制在1~1.5MAC。
静脉麻醉:
持续输注丙泊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1~0.2μg/kg/min)。
肌松药:
根据手术需要追加肌松药,维持肌松监测(TOF)。
呼吸管理:
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6~8mL/kg,呼吸频率10~12次/分,PEEP5cmH2O。
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维持PaCO2在35~45mmHg。
6.术中监测
常规监测:
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脉搏氧饱和度(SpO2)。
高级监测:
有创动脉血压(IBP):实时监测血压变化。
中心静脉压(CVP):评估血容量和心功能。
血气分析: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和氧合情况。
心功能监测:
必要时使用经食管超声(TEE)或肺动脉导管(PAC)。
7.术中管理
循环管理:
维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硝酸甘油)调节血压。
呼吸管理:
避免高气道压,防止气压伤。
定期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液体管理:
根据CVP、尿量和血气分析结果,合理补液。
避免过量输液,防止肺水肿。
8.术后管理
苏醒期管理:
缓慢减浅麻醉,避免呛咳和血压波动。
拔管前确保肌松完全逆转(TOF比值>0.9)。
术后镇痛:
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0.2%)+芬太尼(2μg/mL),持续输注。
静脉镇痛:舒芬太尼(0.1~0.2μg/kg/h)或帕瑞昔布(40mgq12h)。
术后监护:
转入ICU或麻醉恢复室(PACU),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预防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
9.应急预案
支气管痉挛:
立即停用诱发药物,使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静脉注射氨茶碱或肾上腺素。
高血压危象:
使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静脉注射,控制血压。
心肌缺血:
使用硝酸甘油静脉注射,增加氧供,减少氧耗。
总结
该麻醉计划针对70岁男性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手术特点,制定了详细的麻醉方案。术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