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止吐 7 大方案全面解析:从分级管理到临床实践

时间:2025-02-27 12:31: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堪称 “如影随形” 的难题。它不仅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极大地影响了治疗依从性,让不少患者对化疗心生恐惧。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有效对抗 CINV 呢?本文深度融合最新指南与前沿临床研究,为你系统梳理分级管理策略,揭秘 7 大核心止吐方案,为临床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希望您能从本文中收获实用知识。

一、CINV 的定义与分级

依据 NCI-CTCAE 5.0 标准,CINV 的分级清晰明确:

恶心:

  • 1 级:表现为食欲减退,但进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改变。比如患者原本一顿能吃一碗饭,现在可能只吃半碗,但饮食规律还保持正常。

  • 2 级:经口摄入减少,不过尚未出现显著的体重下降。这时候患者吃东西明显变少,但短时间内体重变化不明显。

  • 3 级:已经无法经口进食,急需营养支持来维持身体机能。

呕吐

  • 1 级:24 小时内发生 1 - 2 次。

  • 2 级:24 小时内达到 3 - 5 次。

  • 3 级:24 小时内高达 6 次以上。

  • 4 级:情况危急,危及生命。

  • 5 级:最严重的后果,导致死亡。

清晰了解这些分级,是精准应对 CINV 的第一步。

二、CINV 的临床分型与挑战

图片

不同的临床分型意味着不同的应对策略,这也正是临床医生在处理 CINV 时面临的挑战所在。

三、抗肿瘤药物致吐风险分层(2024年更新)

静脉药物致吐风险分级

  • 高致吐风险(HEC,≥90%):像顺铂、环磷酰胺(≥1.5 g/m²)、AC 方案等都在此列。使用这些药物,患者大概率会出现恶心呕吐,所以在化疗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止吐准备。

  • 中致吐风险(MEC,30% - 90%):包含奥沙利铂、卡铂、阿霉素等常见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患者有一定几率出现呕吐,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止吐措施。

  • 低致吐风险(LEC,10% - 30%):比如紫杉醇、吉西他滨等。使用这些药物呕吐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 轻微致吐风险(<10%):贝伐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就属于这一类。使用这类药物,患者基本不太会因为药物本身引发恶心呕吐,但仍要关注患者化疗期间的整体反应。

口服药物致吐风险分级

高风险:替莫唑胺(剂量依赖性)、拓扑替康等。

四、7 大核心止吐方案及适用场景

图片

方案1:三联预防(HEC标准方案)

  • 适用:顺铂、AC方案等高致吐化疗。

  • 方案: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125mg d1,80mg d2-3)+5-HT3RA(帕洛诺司琼0.25mg d1)+地塞米松(12mg d1,8mg d2-4)。

  • 证据:2023年ASCO指南推荐,完全缓解率(CR)达80%。

方案2:奥氮平强化四联(多日化疗或难治性CINV)

  • 适用:多日高致吐化疗(如BEP方案)、既往三联失败者。

  • 方案:奥氮平(5-10mg qn d1-4)+三联方案。

  • 证据:OFFER研究显示,四联方案CR较三联提升11%(P=0.031)。

方案3:沙利度胺替代方案(糖皮质激素禁忌患者)

  • 适用:糖尿病、免疫抑制等禁用激素者。

  • 方案:沙利度胺(100mg qn d1-5)+5-HT3RA+NK-1RA。

方案 4:中致吐风险二联方案(MEC 基础预防)

  • 适用:奥沙利铂、卡铂等中致吐风险化疗。针对中致吐风险的药物,使用相对简单的二联方案就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 方案:帕洛诺司琼 0.25mg d1 + 地塞米松 8mg d1。两种药物搭配,能有效降低呕吐发生几率。

方案 5:MEC 高危患者升级三联(含 NK - 1RA)

  • 适用:MEC 伴高危因素(年轻女性、晕动症史等)。有些中致吐风险的患者,因为自身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比如年轻女性可能对化疗反应更敏感,有晕动症史的患者本身前庭功能敏感,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所以要升级为三联方案。

  • 方案:阿瑞匹坦 + 帕洛诺司琼 + 地塞米松(剂量同方案 1)。增加药物种类,提高止吐效果。

方案 6:口服化疗药止吐策略

  • 高风险口服药:昂丹司琼 8mg bid(化疗日及后续 2 天)。口服高风险化疗药时,昂丹司琼能有效预防呕吐,在化疗当天及之后两天服用,可以覆盖呕吐高发期。

  • 低风险口服药:按需使用甲氧氯普胺或丙氯拉嗪。对于低风险口服药,不需要常规预防性用药,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按需使用即可。

方案 7:难治性 CINV 挽救治疗

  • 方案:奥氮平 5mg qn + 劳拉西泮 0.5mg bid + 大麻素类(如合规地区)。对于常规方案无效的难治性 CINV,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从不同方面发挥作用,如奥氮平止吐、劳拉西泮镇静等。

图片

五、临床实践要点

1.风险评估先行:要根据化疗方案,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焦虑史等特征进行分层管理,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年轻患者可能对化疗反应更强烈,有焦虑史的患者可能心理因素对呕吐影响更大,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2.多日化疗管理:

帕洛诺司琼(半衰期 40 小时)在多日化疗中效果优于短效 5 - HT3RA。因为半衰期长,药物作用时间更持久,能更好地应对多日化疗期间持续的呕吐风险。

格拉司琼透皮贴剂(每周 1 贴)能够有效提升门诊患者的依从性。对于门诊化疗患者,不用每天吃药,贴上透皮贴剂更方便,能提高患者按时用药的积极性。

3.激素使用注意:在免疫治疗期间,要避免使用地塞米松,可用 NK - 1RA 替代,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地塞米松可能会和免疫治疗药物相互作用,降低免疫治疗的效果,所以要用 NK - 1RA 替代。

六、前沿进展

新型止吐药:Netupitant/Palonosetron 复方制剂,Ⅲ 期临床完全缓解率达 89%,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这种新型复方制剂将两种药物结合,可能从不同机制更好地发挥止吐作用,未来有望成为常用的止吐药物。

基因检测:通过检测 5 - HT3 受体多态性来指导用药,比如 rs45460698 位点突变者优先选用 NK - 1RA,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每个人的基因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更精准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止吐药物。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指南(2024 版). 中华肿瘤杂志,2024.

[2]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Antiemesis(2024 V2).

[3] Hesketh PJ, et al. J Clin Oncol. 2023;41 (16):3053 - 3061.

上一篇: 权威解读!中肿马骏院士领衔中国研究登顶C...

下一篇: 含氟核酸药物:改写人类疾病治疗史的革命性...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