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送简源源回家,两个人都熬了通宵,没敢开车,在路边等网约车。
江野站在一旁看了看手机,她的车还没到。
她对苏哲说,“如果说我是自我剥削,这个社会上谁又逃得过自我剥削呢?”
她看向马路,秋日清晨的风吹过她长发,她伸手压住乱飞的头发,“哥,你逃过了吗?”
天亮才下班的苏哲一时无话。
江野用皮筋把头发扎了起来,继续说道,“没有老板的 pua,大家也早已习惯了自我剥削,毕竟,这个社会,工作狂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不是吗?”
“我知道你担心我,”江野回过头来,脸上带着温暖笑意,“我会用心辨别,我的这份工作,我的这个现老板,到底值不值得自我剥削。只要我不想,谁的套我也不会中。”
苏哲看着站在他面前的妹妹,他知道她素来极有主见。
他伸手揉了一下江野头发,一如她小的时候。
从金万的案子后,他就彻底意识到,他的这个妹妹,是真的长大了。她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她全然有数,自己拿定主意,谁也左右不了她。
车来了,江野朝着哥哥和源源,挥了挥手,上车往基德驶去。
到了基德,刚出电梯,江野迎面撞上夏栀意。他正要出去谈事。
夏栀意站在电梯门口,微微侧身,看着她从电梯里走出。
他问她,“身体不舒服?”
“没有,边总。”江野请假,并没有走病假流程。她不再想让公司知道她身体里有个囊肿。
她挑了挑眉,调侃道,“自我剥削过度,调休了一个小时。”
夏栀意将目光从她身上移开,一言不发走进了电梯。袁林在他身后对着江野点了点头,也跟了进去。
江野看着夏栀意的反应,她心下掂了掂,觉得自己刚才的自我调侃好像不太合适。她暗想,下次再不能造次。
一进办公室,各项事情纷至沓来,下午时候,江野订了会议室开会,确认林场评估案前期各项工作准备进度。
江野主持会议,胡家磊、夏雪、何恒轩,还有基德两位老员工张强和刘国松作为该案团队成员参会。
会议室屏幕上投影着林相图,1.8 万亩,12 平方公里,用不同颜色标示着林种。
众人看着花花绿绿的屏幕,神情有些严肃。林相图颜色越多越斑杂,意味着林场林种越多,也越交叉。与之对应,野外勘察工作量也就越大越复杂。
接下来是林场总平图。图上显示,林场被等面积划分成了 30 个林班,每个林班之间都有明显的界线分隔。
江野说道,“我们每人负责 5 个林班,也就是 3000 亩林地进行作业调查。面积大,树种多,条件复杂,所以,调查方案很重要。”
胡家磊接过话来,“是的,纯粹依靠人力进行野外勘察不现实,关键是得出的数据也非常不准确。”
他将投影翻页,“所以,在调查方案的设计上,首先是借助智能设备和采集系统,综合 GPS、遥感技术来做信息采集和实时传输,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林场进行普遍调查。”
“普遍调查?”刘国松有些诧异,他忍不住小声质疑了一句。
江野听到了,她看了他一眼,示意胡家磊先往下说。
“我谈了三家智能采集公司,将他们的系统、设备和报价进行了对比。”
这三家公司系统设计各有差异,报价也有差别。
江野想了想,“你跟这三家都谈一谈试用,对接的时候,我们去一趟林场,实地使用、比较三套系统。”
“好。”胡家磊说道,“我们要向委托方提出,每个林班要派出两位护林人和我们一道进行野外勘察,最好是护林经验五年以上的人员。”
江野点点头,“作为对接事项之一。”
她转回调查方案上,“要采集的经济指标有哪些?”
胡家磊说,“按照用材林、经济林、薪碳林区分,三者指标各有差异。”
PPT 上密密写满树种、立地条件、蓄积量、平均胸径、生长林、成熟林、过熟林等一类指标,其下又有不少二类指标。
这是作业调查时,他们每个人对各自负责的 3000 亩林场需要采集的数据总表。
刘国松看着这一堆经济指标,想到胡家磊刚才的主张,他皱了皱眉,“要对这么广阔的林场做普遍调查,对于我们的人力投入来说,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胡家磊看向他,“不可能实现?你的意思是?”
“字面意思。实现不了。”刘国松工号排在前十,绝对是基德老员工,他一直认为,凭借自己的资历,重资产评估部的经理职位迟早都是他的,但他万万没想到,江野竟然会空降。
他本就不怎么服气,此时更是有自己的想法,“1.8 万亩森林,就算是有智能采集系统,也需要我们到达林地现场进行操作,这个项目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项目的产出又是多少?和采用普遍调查的投入相比,划算吗?”
他看向张强,又扫了江野几人一眼,说出自己定论,“在每个林班采用抽样调查,对局部地区优势树种采用普遍调查,这样才现实。”
江野不是没考虑过这些方面,她想也没想,斩钉截铁拒绝,“不行。抽样调查对于评估结果来说,偏差太大,就算是局部点位进行普遍调查也无济于事。”
她说出自己做事原则,“我们既然做了,就要做到精准,让评估价格成为交易价格的标尺。”
刘国松坚持自己看法,“评估价格本来就只是一个参考,普遍调查也做不到百分百精确。再说,就算是百分百,交易双方的价格也不一定就按照评估价来。苏经理,说个不恰当比喻,你这就是劳民伤财的做法!”
他说的是这行的实情,也是评估人深受挫败的地方。但他不知道,江野从踏入这一行的第一天开始,追求的就是“精确”二字,贯穿每个案子始终。
见江野不为所动,刘国松语气真挚,“苏经理,能坚持做重资产评估的,就没有怕苦怕累的。我提议抽样调查,是从部门绩效考虑,我们部门骨干几乎都被调去这个项目,这一干就是半个月,这个月做的其他项目肯定要大大减少。影响个人绩效事小,影响部门绩效事大。”
这话听起来的确是为江野考虑,毕竟部门绩效是她的脸面,也和她收入挂钩。
但江野明白,刘国松真实意思是嫌弃这案子活多钱少费时间。
那瞬间,她就隐隐明白了,为什么刘国松挂着号码前十的工牌,却始终未能成为重资产评估部经理。
确实,评估师收入靠项目提成,做的项目越多,标的额越高,提成越多。如果评估师半个月都耗在同一个项目上,势必影响收入。换句话说,评估师接项目也喜欢挑肥拣瘦,谁会不喜欢短平快的项目呢?!
只不过是,刘国松讲了出来,保不齐其他人暗地里也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