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隐山居,她在大罗山建了座会呼吸的房子

时间:2019-11-13 17:54:0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半隐山居,她在大罗山建了座会呼吸的房子

孔戈蕾

希庐中国茶道创立人

日本未生流花道教授

日本煎茶道教授

戈蕾是一位茶道和花道老师,常年游学日本,半隐山居。 喜欢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畅想美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各种可能性。梳理中日古代茶事的演变和文化脉络,思索禅宗哲学与当代茶事之间的关联。然后又将这一切回归到生活本身。

庐庐

希庐坐落在温州大罗山上,由主人戈蕾亲手设计打造,她说,“看着眼前的夕阳缓缓从山那边落下,这就是我选择住在这里的原因”。

一直以来,她就酝酿着拥有一个带院子小房的梦想。最终,她找到了一处离温州市区不远、风光秀丽的大罗山上的石头房。

整整一年时间,她走遍了山上每个村落,村民都认识她。当第一眼看到这座废弃20来年的旧屋时,她说:“感觉它就是我的。”很快她便着手旧屋改造方案。

从房子的外部结构到室内设计、物件摆设等,全部自己操刀。石头的外墙原木內结构、风格简朴,整幢房子所用的都是自然材料,几乎不用油漆,可以说是一幢可以自由呼吸的房子。

生活的器物大多是使用多年的旧物件,这样的环境让她更舒适安心,家就是用来居住的,无需浮夸奢华,其间的生活气息,才是最温暖人心的。

希庐

每年定期做春秋两季的职人器物展,将日本手工职人的作品以及呈现方式原汁原味带到温州来,除此平时不对外开放。

希庐

茶道文化浸润在房间各个角落,戈蕾痴迷于中国茶,为探究在中国没落却在日本生根发扬的茶道、长期赴日拜师潜心学习日本茶道和花道。

随手用着的精美茶器具都是亲自从日本挑回。她每周在此教授茶道和花道课,带着学生们一起体会茶道和花道的魅力。

茶道和花道的魅力

追寻本源以期更好地融入当代,对于中国茶道文化有著自己独到的研究和见解。梳理中日古代茶事的演变和文化脉络,思索禅宗哲学与当代茶事之间的关联。然后又将这一切回归到生活本身。

一切回归到生活本身。

每天日出日落打坐,清扫院落和房间,打理花草、煮饭、看书、习字,授课……不仅是远离喧嚣,让生活回归朴实,她更是用最纯净的心灵,观察世界瞬息,体悟自然万物。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三碗】茶时光

如果说,练习对生活充满热爱是一种修为,那么时刻带有这样的热情,则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W. 谈谈你对美的理解,还对美的展现从何而来?还有你对当下的一种感知?

美是一种生活理念吧,就从眼前的秋季器物展说起, 一个器物中可以见生活的,因为器物你去欣赏它,运用它,它就会跟你生活的成为一体。当然如果运用错误也是很别扭的。

有些器物并非是茶道用具,但是我会把它很巧地运用到其中去,反而会有灵动感,而物尽其用这是我从小到大的一种习惯。

器物串联起了时间的秘密,构筑了生活中的每一帧画面。从晨起一杯茶,午间一道汤,在一饭一蔬、日复一日的平淡且有着温度的生活里,器物无处不在的陪伴着我们。

人们使用器物,茶饮、酒酿、饭食、花果…… 我们如同本能般需要美好又趁手的器物照顾我们的生活,反过来,时光和日常也将器物染上了温暖和熟悉的气息——可靠又坚定的陪伴。

器物,在人的手中诞生,终归在生活里绽放。器物的展示,是向着你温暖的一笑,这就是真实生活着的样子。

日本的陶器更多的带有原始自然的味道,他们对美的理解是与天性相合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陶器也是需要透过使用来培养的,感受器皿越养越漂亮、开始散发光泽的过程,从而更加地喜欢、更想要用它。

陶艺创作也是最接近自然的艺术,自然本身就是一位潜无能设计师,它包罗象万,却让也物与物之间和谐相融。日本的陶艺家多怀有对自然的敬畏,通过最虔诚质朴的制陶方式,带给人们生活中最温暖的安慰。

“每一件器物,都是你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材质美、形制美、工艺美......

器物在打造和使用之间所留下的时光印记......用力而又不过分用力是一个在人力与天意之间的器物之间和器用之美的世界。

我有很多的生活理念,或者说对一些当今很多东西没有的,我会在这一方面上深入,一方面还可以跟人分享。

当下的社会物质生活丰富,容易让人沉迷无度,所以想引用无用马可的一句话“用更好更少的东西,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我之所以决定来山上住,是出于我自己对个人生活的考虑,这是我追寻的一个生活方式。

因为决定来山上住,所以才会去选择以我有的茶道和花道,作为一个对外界的窗口, 以教学的形式去呈现。在教学同时,我自己也可以继续深入这块,让自己不断的进步。

原先本想不问世事,只关注自我学习。(学习指的是修习),教学这一门深入之后,我有个特性是,凡事精进、做到极致。

所以山中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是希望在古典茶文化和茶道的沉厚土壤之中,一股新的生活体系,终将根植于传统并影响年轻且现代的生活。

W. 你在茶道和花道的这种修习过程中你发现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处?

茶道和花道在生活美学上很多地方理念是相通的,比如自由花,你的掌控力有多强那么你的自由就会有多大。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日本的茶道它是一种方法,是一个通道,是通向你所向往的地方。日常修习讲究以形入心,而中国古人对“道”的理解是一种境界,是要破形入神的。

但是我们当代中国,要学习也必须要有一个通道,来通向我们向往的东西,和古人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的连接。

茶道包含了艺术、礼仪、社交以及修行的四个因素。茶的美学无声无息地浸润到生活中,所有的行住坐卧都会散发出茶的气息。

生命是不断变化的,而保持变化的能力就是足够的简单。-- 这就是茶道的本质。

当插花的行为,添加了”道”的后缀,便被赋予了精神的修为世界。通过技艺的日日修习、观察、欣赏,来达到审视自身生活及内心世界与世间万物的联系。

因此,花道不单纯的只是展示花、枝、叶之美,它表现的是生命本身。

我在建立中国茶道体系时日本花道反而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 隋唐时期佛前供花的形式随着佛教一起传入到日本,最终形成花道的体系一直传承了五百多年。随着明治维新创立当代的花艺水平也非常之高。

当代的花艺相对符合当代的生活环境,传统的内核之下又有着很强的创造力,既保留古典的但是它又会向前,所以当代的花艺自然而然的带有东方的韵味,那种创造力也是直击人心。所以它给了我一个启发,那就是茶道也可以这样做。

所以我希望中国茶道的体系是根植于传统精神内核的,落实于现实生活的修习,为人生而艺术,而不仅是形而上的思辨。

花道的修习,在日常之间,在观察与感受的微妙里,因为花道本身并非清浅的只是让花植可爱,花道是更为立体、多维、含蓄又直接的讴歌。它使习者更加感谢自然,敬畏自然,贴近自然。

道是一种对生活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觉知力,能够时时观照当下,修习“虚、静、明”之心。

我们中国人的茶灵魂在人身上,它有它的原创,方式,理解,他为何而做。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它是哪一种,都有一个自我表达的途径。

当代的我们如此有幸,得以常常与美相伴,如能习得技法,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意境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是一种真切的幸福

W. 在你眼中的美它应该什么样子的?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

我们生活中的美,最好是贴合自然的,亲近时光并温暖的,它让眼睛是舒服的,让人觉得自在的,并且耐看耐品的。

提高审美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学习来培养。(比如学习学烹饪,尝试食物和器皿之间的搭配美学,学习茶道中无处不在的生活美学,学习花道面对最真实的自然美学)

审美,是推动这个世界向前的力,是在我们明知道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时,所能够以个人的名义作出的最深情的抵抗,尽管,无用之用中,美或许乃是最无用之一。

希庐每年春秋两季的日本职人器物展示持续了五年的事情,做着做着,成了习惯。像在等待一个节日;准备见一个老友;迎接一个聚会;日出后等待日落;满月后等待弦月;像极了生活里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每一天,每一季的自然而然,顺时而为之中,时间的轮回又常常赠于我们无可预期的惊喜和不可复制的每一瞬。

四季轮转不息,山中的空气里有着无尽的意味,這 种氛围帮助人进行对于时间的思考。

文案编辑|嘻嘻

上一篇: 49岁刘若英近照,脱发严重头皮凸显,状态...

下一篇: 农闲人不闲大兴安定送上就业服务“大礼包”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