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开国后为何仍不重视火器的发展?
时间:2019-11-20 07:46:3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现今社会,由于火器的发展,个人的勇武早已经不再是决定战争走向的因素。
但,我们要是翻开史书,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早在明代就已经得到长足发展的火器,却在清代被搁置,甚至一度被清朝掌权者评为“奇淫技巧不足以持国”的说法。
中国的火炮自康熙之时就再没有发展
但事实上,满清政府曾在与明朝的战争之中吃尽了火器的苦头。
甚至于,满洲的奠基人努尔哈赤就是死在明朝的大炮之下,而为满洲人入关打下坚实基础的皇太极在大炮面前也曾落荒而逃。
既然被满清政府神化成神的开国之人,他们的老祖宗都吃了火器的亏,那为何他们却如此不重视火器的发展呢?
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就是在宁远攻城的时候被火炮所伤身亡
首先,在说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先解释一下,清朝并非没有发展,而是在康熙年间停滞,到了乾隆时期甚至大幅度倒退。
根据记载,满清政府开始制造火器始于后金天聪五年也就是1631年,清代前期仍大量制造。
康熙时期有一个比利时的传教士叫做南怀仁,他当时进呈了《神威图说》一书,介绍西方的制炮理论和方法。
在那段时间,南怀仁和我国本土的一位武器专家戴梓根据西方方法,改进并且研制了许多更为先进的武器。
根据乾隆二十一年(1756)颁行的《钦定工部则例造火器式》中的记载当时南怀仁和戴梓带领的工部共计研发有各种火炮共85种。
在这之中,便包含有帮助清政府打败沙俄的重型“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神威大将军炮是满清最重型火器,口径达到11厘米
这种炮其实就是红衣大炮,也叫做红夷大炮。由于当时的满洲人忌讳“夷”字,所以就给它改了个名字。
除了火炮之外,当时戴梓还研发了许多枪械。
戴梓发明了一项武器叫连珠火铳,也叫二十八连珠火铳。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解脱另一机而击发。它的形状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
但是,这个世界最早的机关枪并没有得到康熙的重视,而发明这武器的戴梓更是被康熙流放到了盛京客死异乡。如果当时满清政府但凡可以稍微重视一点,那么后面还会不会有西方列强欺负中国就很难说了。
戴梓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机关枪的人
那么,既然火器已经证实了却是威力惊人,为何却不被清政府重视呢?
其实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 知识浅薄、目光狭窄
- 对火器的仇恨和恐惧
- 对汉人的防备
- 以康熙为代表的狂妄自大
- 一些无耻儒生官员的刻意逢迎和打压
我们来具体说一下这几点。
第一、知识浅薄、目光狭窄
其实有关于这一点,大家基本上也都能理解。毕竟,在满清入关之前,当时的满洲识字的人都少见,所以会出现知识浅薄的现象在正常不过了。
而作为武器研究来说,又是一个漫长并且耗费巨大的事情。对于当时急功近利的清政府而言,这项投入让他们感觉非常不划算。
以乾隆为例,据乾隆时期的工部记录来看,在乾隆在位的50多年间,火器部门从来没有得到过一个铜钱的预算增批。
不仅如此,在乾隆后期由于连年灾害起义四起,为了筹措军费,当时协管户部的和珅挪用了大批他们认为是冷衙门的经费。根据当时工部记载,火器部曾出现过两年未发薪水的现象。
乾隆时期,中国火器研究完全停止并开始大幅倒退
第二点、对火器的仇恨和恐惧
满清政府在最初和明朝的战争中,对于明朝的大炮其实非常恐惧。
尽管清朝统治者以及部分无耻文人不愿意承认,但是在朝鲜韩瑗的《春坡堂日月录》中明确记载:努尔哈赤被流炮所伤。
虽然满清政府极力否认,并且现在依然有人相信这个说法是假的。但是事实上,这的确是真的。
反对者们最坚持的理由是如果努尔哈赤真的被炮打伤的,那么依照当时的情况不可能坚持几个月才死。但是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当时火炮的实际情况。
明军当年使用的仿造葡萄牙人的舰炮而制成的红夷大炮,实际上是一种使用实心弹的火炮,并不会向现代火器一样产生溅射效果。
实心炮弹的杀伤利用的是撞击力不是爆炸
因此,只要不是努尔哈赤被火炮直接击中要害或者正中身体,其实并不会有那么恐怖的伤。
并且,根据一些蒙古文献记载,在努尔哈赤宁远大败之后接见当时的蒙古使节是明显可以见到努尔哈赤身体虚浮一副身上带伤的样子。
更可笑的是,满清政府为了维持他们祖先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神话,编了一个背痈的说法。
如果真的是背痈,那么依照努尔哈赤的年龄,别说接见使节,想站起来都难,不信大家可以去翻阅一下《水浒传》,看一下宋江得了背痈时是什么表现,要知道,那时的宋江可还是正值壮年。
所以,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自以为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在被流弹撞伤之后,因伤再加上20万人没能攻下2万人把守的宁远,反而吃了大败仗,连伤带气而死。
不仅努尔哈赤,崇祯二年十一月,皇太极率后金军绕道龙井关、大安口,叩关入京。结果,皇太极带领的8万八旗军,在当时明朝遂州知州陆燧和葡萄牙技术顾问贡萨握德谢拉的反击下丢盔弃甲狼狈北逃。史书上记载:红夷大炮凭城射击,“其声如雷”,后金军受创惊惧,无心恋战。
这也导致了满清政府,尤其是当权者对于火器极其痛恨。
第三点、对汉人的防备
这一点其实就不用说,事实上在满清整个统治期间,防备汉人就一直是主旋律。
就像康熙年间的武器专家戴梓,作为一名5天时间就可以仿制出当时欧洲最先进的佛朗机炮的顶级专家。就因为当时比利时人南怀仁嫉恨他的才华,而做出的诬告,便被康熙以“私通东洋”的罪名全家流放了。
况且,对于满清政府而言,火器这种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威力巨大的武器,一旦流传开来,那么他们的统治地位便会受到影响。
试想一下,如果满清政府真的大力发展火器,就以他们统治时期起义事件层出不穷的时局来看,满清还能不能坐稳江山还真不好说。
第四、以康熙为代表的狂妄自大
中国之所以从领先世界变成落后康熙的自大就是源头
满清政府的自大狂妄体现在很多方面,而之所以他们会说出“奇淫技巧不足以持国”的话,很大程度上和他们自以为自己征服了拥有火器的明朝有关。
但是,他们却忘记了,他们之所以可以趁机窃取政权,实际上的原因并非是战力强大,而是当时的明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时候。瘟疫横行,灾祸不断。
削藩和征准格尔的胜利,给了康熙极大的错觉。使他产生了一种自己已经可以媲美秦皇、汉武、唐太宗的错觉。
对于康熙来说,既然已经“四夷皆服,天下尽在我手”,那么也是时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怎么会重视火器研发。
第五点、一些无耻儒生官员的刻意逢迎和打压
中国近代因为儒生问题,曾经错失过两次得到腾飞的时机:一次是戴梓被康熙流放。
另一次就是乾隆年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送来了最先进的战舰的构造模型,结果被乾隆当成垃圾扔了,而鼓动乾隆的,正是一位熟读经义的大臣:徵瑞。
我们都知道,武器研发应该属于物理和工业范畴,而在我国,这一学问一直都是墨家的代表。
可是、对于儒家弟子来说,墨家却是生死大敌。
即便是曾经的显学法家,儒家都可以加以吸纳因此才会搞出来所谓的“儒皮法骨”的笑话。但是对于墨家,儒家就没那么宽容了。
就算是最叛经离道的“杨朱”,儒家最多攻击一下,可对待墨家学科上面,儒家一向是不死不休。
因此,这个属于墨家技术的火器研发,因其学问属性和自身带有的杀戮性质对于儒生来说,那真的就像是眼中钉肉中刺。
再加上当时掌权者不喜,那那些早就被“文字狱”的手段打断了脊梁骨的儒生官员,攻击起这个简直不需要组织授意。
于是,就这样,中国的火器发展被清政府生生拉回到了最起点。而原本已经开始迈入现代化战争模式的中国又倒退回了挥舞着冷兵器的时代。而就在马戛尔尼回国之后的100年,西方列强用枪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彻底戳穿了满清精心伪装的八旗骑兵天下无敌的大牛皮。
值得一提的是,英法联军当年之所以知道去抢圆明园,并且很肯定这个并非正宫皇城之中藏有大量宝贝,正是由于乾隆的原因。
当初,马戛尔尼因来到中国,乾隆为了炫耀自己,曾经命人带领英国使节团参观热河行宫。而在这过程中,随行陪同的大臣曾向被行宫中财宝震惊的英国使节团大吹法螺:“这些不算什么,我们的圆明园之中逼着之前的东西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