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除了校园霸凌,其实易烊千玺的《少年的你》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
时间:2019-10-30 15:43:3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文/叶秋臣
易烊千玺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爆火了,除了惊喜于千玺的演技之外,其中展现的教育问题也引发了不少观众的思考。
近些年,影视剧对于教育上的问题格外关注,除了《少年的你》之外,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少年派》和《小欢喜》也都在不同层面上有所涉及,甚至连《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有设计与此相关,这些作品的高热度都代表了教育问题在当下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1.关于校园教育,其实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少年的你》将校园霸凌这个话题带到了观众的视野,也让大家开始反思,未来我们可以做什么去改变这个可怕的现状?
首先,叶秋臣强烈建议现在的校园里应该增设一个关于心理教育的课程,而且绝对不只是草草走流程敷衍了事的那种。
在《小欢喜》里面就有一段这样的安排,让父母和孩子彼此间都有机会去敞开心扉说真话,同时也让孩子们找到当下自己的心结。因为只有找到问题,才有可能去面对和解决它。除此之外,校园应该主动去教育学生们不去歧视那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并且尽可能让大家明白,治疗刚刚出现的心理疾病就像感冒需要打针吃药一样,其实没什么丢人的。如果真等到“病入膏肓”才想着去挽救,那可能就真的太迟了。
再者,加强对校园霸凌的监管,制定一个明确的惩罚措施。
在《少年的你》中,学校并不是完全没有发现魏莱欺辱同学的事实,但可能是碍于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才选择了刻意忽视,甚至连警察做事最终都是不了了之,这才酿成了胡小蝶的悲剧,同时也将这种校园霸凌的病毒继续延伸到了陈念。
如果胡小蝶的事件能够妥善解决,那么也不会有陈念后续的悲剧。
当魏莱的欺凌对象转换为陈念之后,学校依然还是缺少应有的作为,仅有的措施是换掉了当时的班主任。但我们都明白,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已,单纯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他们为此做了工作而不是无动于衷碌碌无为,然而核心的问题始终存在。
学校既没有在事发的时候展示出应有的担当,也没有在事后做任何的补救,这样的校园霸凌事件出现,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我们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校园霸凌持续存在?为什么现在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是愈演愈烈,居然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原因,就在于没有切实有效的惩罚措施。
《少年的你》中,魏莱不论是欺负胡小蝶还是陈念,亦或是后来那个同行的女伴,都是因为她内心非常清楚自己做这些事是没有代价的,而且还会带来一种凌驾众人之上的“爽”感,这种不需要付出就可以收获的事情,在一个价值观还未彻底成熟的未成年人眼中就是“赚到了”。
这种想法,幼稚可笑。
究竟是谁助长了她的这种气焰,又是什么原因让魏莱变成了一个心如蛇蝎的“坏蛋”?
答案,可能是原生家庭。
2.关于原生家庭,其实我们关注的还太少太少
除了校园霸凌,其实《少年的你》还在许多细节之处揭示了原生家庭的问题。
在这部电影中,其实魏莱父母的戏份并不算多,几个镜头也都是匆匆而过,但他们却是这场事件最重要的“元凶”之一。
从警察上门问话这一段就可以看出,其实魏莱的父母对她一直都是非常纵容,看到女儿做错事情只会想着帮其遮掩甚至是颠倒是非黑白,根本没有传输她什么是“对”和“错”。当魏莱母亲说话时镜头扫过那些荣誉的奖杯奖状,仿佛在告诉我们这对父母只要女儿可以拿到越来越多的荣誉为他们“增光添色”,那么魏莱是否隐藏着一个暴戾的人格,对他们而言其实是并不重要的。
家庭环境的优越让魏莱变得极度骄傲,父母的不加约束让她变得过度自由,这是原生家庭在教育方面的缺失。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以及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近些年是越来越火了。
记得看《欢乐颂》的时候,大家在为樊胜美叹息的时候就提到了这个关键词;后来看《都挺好》时,也被苏明玉受原生家庭的影响震撼到了;在《小欢喜》中,英子因为母亲的过度管制而患上了抑郁症;《少年的你》里面,陈念因为妈妈而被同学们嘲笑变得有些自卑,小北则是因为没有父母的照顾所以需要去自己讨生活,在社会上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我们每个人都在受着原生家庭的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
正面的影响在于,父母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下一代,也就是俗话说的那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但与此同时,那些夹杂在精华中的糟粕也会随之一同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之中,让下一代成为上一代人的一面“镜子”。
对于“原生家庭”这个概念,我们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影视剧是基于生活改编而成的,其中许多的问题也犀利地讽刺了当下社会的现状。我们应该从这些看似“虚拟”的故事之中找到“真实”问题的切入口,然后放下成见和偏见去设法处理和解决。
过去的教育还停留在强行将自己的观点复制给孩子们,其实缺少了沟通的机制,势必会带来两代人的矛盾和孩子在情绪上的反弹。
当下的教育应该注重的是交流和互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同样也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会拥有一次“二次成长”的机会,同样是难能宝贵的财富。
看过电影之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更加深度的思考,而不只是停留在短暂的感悟,随后便抛诸脑后不再过问。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