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日本这座神社是盛唐风格?当文化具体到建筑,中日区别令人思考

时间:2019-11-12 21:28:2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日本这座神社是盛唐风格?当文化具体到建筑,中日区别令人思考

八坂神社是日本京都非常重要的一座神社之一,是日本全国约三千座八坂神社之总本社,其名声远播,历史悠久,每年神社所举办的祇园祭,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称为日本的三大祭。

这是我第二次走进这座神社,从春天到深秋,故地重游的风景还是秋色更美一些,颇为熟悉的建筑也更为古韵。

八坂神社的正门,正对着祇园购物一条街,游人往返热闹非凡。而在购物街区的正前方,就是关西地区最古老的神社(之一)。有人曾说,日本保留大量盛唐建筑,京都的这座八坂神社就是佐证之一。

那么这句话对不对呢?后面再做分析。

朱红的西门楼,是现存日本最大的石牌坊鸟居,以及日本国家重要文物的祇园造建筑样式的正殿等为主要观景点。其中本殿为1654年再建,西楼门为1497年再建,蛭子社为1646年再建,石鸟居为1666年再建。

八坂神社位于京都市内四条通大街尽头,是日本全国祇园社的总本社,供奉消灾驱邪、买卖兴隆之神,深受日本人的信仰。据考证,“八坂神社”由明治维新1868年起开始使用现在的名称,但京都人昵称它为“衹园桑”。每年举办的重大祭典有祇园祭、宵山祭、神幸祭、还幸祭等。

从南门进入,穿过石鸟居,神门,首先看到是悬挂层层灯笼的舞殿,这是我京都之旅最喜欢的建筑之一,虽不曾见这些灯笼亮起来的模样,但它们的层次和建筑的搭配让人印象深刻。许多游客与我一样,看到它时都会忍不住拍一张或者与其合影。据悉,在祭典季时所有的灯都会点亮。

绕过舞殿,就是祇园造本殿,每天来此参拜的日本人很多,他们摇晃着垂挂铃索,然后击掌、鞠躬和投币,参拜的日本人无论是身着和服,还是穿着现代装,在参拜时其深情虔诚,严谨,动作一丝不苟,这一点十分符合日本人一贯严谨的做事态度。也有不少游客也会跟着排队进行参拜。

除了这座祇园造本殿受到日本人欢迎外,散布参道的许多其他小神社依旧引人,灰石鸟居横楣展翼,褐木龛屋垂檐静立,清清简简便透着日式风情。

其中最有名气的要属美御前社,通常都是女孩子前来参拜,据说是求美貌的,也又说是求恋爱、婚姻的。不少中国游客团的导游会以此作为一个小景点进行打卡。

神社内,随处可见身穿和服的中国游客,如果不开口说话,只看背影的话,还真像个日本人。在京都,和服租凭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赚钱手段。如果,在这里开一个租凭汉服的小店,必定也十分受欢迎。

八坂神社虽为日本神社,但在很多中国游客眼里,它留有盛唐之影。不少中国游客去了日本旅游后,纷纷发出此类赞叹:“日本将唐代保存得太好”、“日本完好的保留了中国唐代的文化”等等。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当文化具体到建筑上,中日两国差别其实很大,并且我国留存下来的早期古建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比日本差。

日本的早期木建筑的发展和我国关系密切,这一点历史可证明。在飞鸟时代(中国隋朝时期),日本因受朝鲜半岛传来的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并于7世纪开始派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然后复制、模仿。

在经历了一段本土化时期后,日本在镰仓时代(中国宋元时期)再次受到南宋建筑风格的影响。在这段时期内,日本木构建筑除了学习中国外,还结合本土文化特点,这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飞鸟时期的日本建筑和镰仓时代的日本建筑就不一样,就像唐朝和宋朝就很不一样。

因而,今天的我们在看到日本古建筑时会感到眼熟。但由于中国对日本的建造文化影响是一个断续的过程,所以日本出现了很多本土特有的做法。

这些做法,有的结合了中国文化,有的则是完全日本化。其中木建筑的细部做法在中国唐代建筑中几乎没有,如齐头昂、角部平行椽、格子窗(这在中国宋代建筑中比较多见,唐代最常见的窗形是直棂窗))、长押、绞角出头等等。

这些细部做法在八坂神社多次呈现,游走整个京都更为强烈。因此,八坂神社是唐朝建筑的佐证之一,我是质疑的。

这里再多嘴一句,日本古建中十分常见的“唐破风”(奈良东大寺就是此建筑风格),被不少国内游客认为是仿唐建筑。唐破风,据说起源于镰仓时代,在安土桃山时代(明代)大为盛行。但这里的首字唐,并不是指唐朝。

国内目前还没有发现形制类似于唐破风的古代建筑实例,各种文物资料也无法确定中国是否是日本唐破风的直接来源。然而,在中国的仿古建筑中,却出现了大量直接模仿日本式唐破风的建筑,导致很多游客认为,日本古建一直是盛唐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秋日阳光甚好,橙色建筑的神社风采令人赞叹不已,游客熙熙攘攘。不论日本将盛唐文化延续多好,属于我们的文明,还得我们自己来传承。

上一篇: 原创因不够还原而被玩家喷,网易这款新游又...

下一篇: 原创吉娜仪态真完美,站的笔直被喷做作,可...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