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Merz旗下明星玻尿酸保柔缇

时间:2023-01-16 21:01:5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Hey guys,想必大家都还记得,世界三大医美巨头制造商之一的Merz Aesthetics(下文简称Merz),在去年已经悄咪咪地进入了中国市场,并且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玻尿酸产品——Belotero保柔缇Balance Lidocaine 含利多卡因(下文简称保柔缇)。许多医生同道们可能对Merz了解甚少,其实Merz家的明星产品和项目大家一定耳熟能详:风靡全球的美版超声刀Ultherapy;不含复合蛋白的纯肉毒毒素Xeomin;以及经典再生医美类填充剂的Radiesse;以及火遍海淘的NEOCUTIS抗皱面霜……怎么样,是不是非常熟悉?

如果大家有时间深入了解一下,我们会发现其实这是一家拥有百年科技沉淀的宝藏德国企业。从1953年发明全世界第一款抗皱面霜、1964年推出美容保养品Merz Spezial Dragees、1968年研发出第一款泡沫面膜Placentubex开始,Merz其实一直专注在美容领域严谨耕耘,那么今天笔者就要带大家走进这款保柔缇玻尿酸。

保柔缇在中国的故事

说到玻尿酸的适应症,大家一定一下子就会想到“中重度鼻唇沟”,这几乎是所有皮肤填充剂获批的第一个适应症了。作为Merz首款引入中国大陆的重磅产品,保柔缇经过了长期的市场调研和观察后,把自己定位在了“浅表真皮层注射”,没错,它获批的适应症是“面部真皮组织中层注射纠正中度鼻唇沟皱纹”。为什么是这样呢,其实大家不难发现,玻尿酸在中国上市这么多年来,医生们心里对它的优劣性相对都比较了解了,总结一下就是,可以填充在皮下层次的玻尿酸同类产品很多,但是少有可以在浅表真皮层适用的产品。

_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在注射皮肤比较薄的区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不敢注射得太表浅?原因是我们会有担心出现“丁达尔现象”的顾虑,同时我们也不敢打出皮丘来,我们会害怕这些小鼓包不容易跟周围的皮肤组织融合,从而产生凹凸不平的外观。

_

保柔缇就是专门针对这些痛点来的,其在国内及国外人群的相关临床研究均表明,该产品是一款可以进行浅表真皮层注射的透明质酸填充剂,且具有良好耐受性及安全性,即使进行皮肤浅层注射也不易发生“丁达尔”现象,它的浓度是22.5mg/ml,交联度适中,内聚性很好,粘性较低。接下来笔者就跟大家好好来念叨念叨保柔缇让我们惊艳的地方。

CPM交联技术,动静皆宜

乔雅登系列有自己的Hylacross交联技术和Vycross专利交联技术,瑞蓝家族有独特的Nasha交联技术和OBT交联技术,正是由于交联技术的不同,从而造就了玻尿酸的不同品质。保柔缇的交联技术则是CPM(内聚多密度技术)交联技术,CPM交联技术其实可以算是单相交联的一种,可以说是进阶版的单相凝胶,如果说乔雅登是单相单密度的凝胶的话,保柔缇就是单相多密度的凝胶。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系列的凝胶外观,再来解释为什么。

从外观上看,双相的NASHA系凝胶可以看得见均质的颗粒,而单相单密度的Vycross系凝胶整体颗粒比NASHA系凝胶少,颗粒大小不一,最右边的CPM系凝胶则是非常平滑且整体的凝胶,这其实都是交联技术决定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复杂的单相多密度交联技术。

CPM交联技术为了使得其内聚力、弹性、可塑性及粘性与注射层次相匹配,它的交联过程是极具差异化的5步动态交联技术,使凝胶可以恰如其分地和周围组织周密地融合,通过凝胶和肌肤浑然一体的周密交融。

等一下,5步交联?一般来说,玻尿酸的交联步骤大致有3步,拿单相玻尿酸举个例子,3步交联法包含:

1. 加入纯透明质酸

2. 透明质酸线性排列

3. 加入BDDE交联剂进行交联

而CPM交联技术还多了两个步骤,加完交联剂后,还要:

 4. 将前一步交联后的凝胶分子拉开并延伸

5. 再继续进行动态交联,并补充透明质酸,形成不同密度的凝胶体

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形成不同密度的凝胶体”,也就是说,保柔缇要在一支玻尿酸凝胶中具备两种区域:低密度区和高密度区。高密度区的玻尿酸具有更持久效果,其容量充盈作用更佳;低密度区的玻尿酸更容易推注,可以很好地跟皮肤组织融合在一起,这会使得注射效果不容易产生回落,更容易塑造流畅自然的外观。

这样的特点转化到我们临床中来,可以理解成,这是一款可以均匀分布在皮肤组织里的玻尿酸,它的高内聚性和低粘性特性,使得它可以更容易被注射到皮肤真皮的浅表层,而且易于在组织中均匀分布——因此它是填充纹路的理想选择。大家仔细想一想,如果一款玻尿酸产品可以很好地跟组织融合,那是不是丁达尔现象会大大减少?

有的人说,那我们把玻尿酸打得深一点不就没事了吗?非也非也,要知道,玻尿酸打得越深,越费量啊!有多少求美者都是紧着预算来打玻尿酸的呢?事实上,皮肤浅表注射不仅可以让医生用最低的有效剂量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会因注射层次表浅,可避开重要血管,将注射风险降到最小。相比而言,大多数软组织填充剂并不适合在真皮浅中层使用,皮肤浅表注射对透明质酸的要求更高,需要制剂与皮肤融合性更好。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实验中,不同透明质酸注射到浅表真皮层结果。保柔缇究竟可以实现什么样程度的组织融合。

以下是一项超声研究,我们可以看见下列超声波造影显示,橘色框圈出的是透明质酸填充剂,我们发现,浅表真皮注射后,保柔缇呈现与周围组织的融合程度最高,而颗粒式双相凝胶与单相单密度凝胶呈现较高的回声与不透明度,并在注射隆起处下方产生圆锥形阴影(参考文献2):

接下来我们来看更直观的结果,以下是一项关于三种透明质酸填充剂在人体皮肤中的体内生物融合的组织学研究,研究者对3种不同粘弹性的透明质酸填充剂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评估:耐受性和炎症反应、可能的早期或慢性炎症反应、分布模式(和填充剂降解状态)以及对组织完整性的影响。他们招募了15名患者(13女2男; 平均年龄52岁),在皮内注射三种不同类型的透明质酸(髂嵴),每个部位通过 30 G 针头注射 0.2 mL透明质酸,分别在第8天和第114天进行随访。我们来看看保柔缇的表现如何:

可以说,三种产品中,保柔缇分布最均匀,它的分布与内源性透明质酸非常相似,凝胶均匀地散布在结构纤维之间。因此我们现在心里有数了,这款产品真的可以跟组织很好地融合(参考文献3),因此保柔缇可以解决其他产品无法解决的浅表细纹问题,精修面部,达到高定精颜的效果。

保柔缇的流变学特征

说到这里,大家对CPM交联技术是不是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接下来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看保柔缇的流变学特征表现如何。说到凝胶的流变学,其实是指凝胶在动态和静态环境下自身的形态特征,基本上大家比较熟悉的特征有G’值和G”值,分别代表凝胶的弹性和粘性,除此之外还有凝胶的内聚性和可塑性这几个方面。

1.弹性和粘性

G’值代表了凝胶的弹性,它具体指凝胶受外力作用变形后恢复其初始形状的能力。弹性有助于组织支撑并决定凝胶的扩充容量的能力。前面说过了,保柔缇属于弹性适中的玻尿酸产品,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它要打在浅层啊,总不能弹性很大吧?

根据保柔缇的临床特征,它是一款相对低粘性的凝胶,粘性其实是指凝胶的流动特性,用于定义凝胶厚度。凝胶的粘性越低,植入后就更容易平铺延伸。保柔缇恰恰不主打高粘性,因为低粘性代表了低流动阻力,可以产生更多的延伸,恰好就适用于表面的注射。这里插一句题外话,保柔缇有自己独特的“漂白式注射技术”,以后有机会笔者给大家深扒,你们看看它其实可以注射得非常表浅,然后就等待保柔缇凝胶自己跟组织融合就可以了:

PS:哪个产品可以做到如此表浅的技术……

2.内聚性和可塑性

前面说了,保柔缇是一款高内聚力的凝胶,各位医生们,内聚性有助于自然轮廓的组织支持和良好的组织整合,从而减少表面不规则,这对我们临床来说太重要了。以下这个直观的实验直接说明了保柔缇凝胶在外力之下不解离(即粘在一起),从而保持其完整性的能力: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CPM凝胶的可塑性,可塑性决定了凝胶的延展性,即注射后成型和建模的能力,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抗揉搓”能力,想象一下,一款凝胶注射到我们组织内以后,是不是要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揉搓(外力啊,肌肉运动啊,吃饭咀嚼啊等等),如果它的可塑性很差,就会因为力变而产生形变,就无法维持它刚刚注射即刻时候的样子了,下面这个实验,五角星的模具里红色的凝胶就是经过染色的CPM凝胶,我们把它进行一番疯狂的揉搓,来看看它的表现:

其他凝胶的表现就没有那么“团结了”,限于篇幅,视频就不放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以后可以给大家再详细扒一下),但是实验的结果截图给你们看下,基本上CPM凝胶的表现更加稳定,可塑性更佳(保柔缇是定制化的产品,不同型号在流变学特性方面有不同侧重点,以适应不同的治疗目的和层次,其在中国大陆获批的型号为Balance):

以上是笔者对CPM交联技术的初步解读,总结一下笔者认为保柔缇玻尿酸适合追求精致细节的医生和求美者,它的交联技术、市场定位、注射技术都跟以往的其他玻尿酸产品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PubMed上它有将近100篇研究和案例,关于注射技术和安全性,我们下次再深扒,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最后别忘记点“在看”哦!

上一篇: 多种多样的“晕轮征”

下一篇: 平衡晶体液真的能降低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