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
时间:2023-09-18 20:15: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敏感性皮肤的诊断存在明显的争议,因为在传统的教科书中缺乏这一诊断,部分医师甚至否定有敏感性皮肤的存在,并认为敏感性皮肤仅仅只是某些皮肤病的伴随症状而已。
2017版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给出的解释是:敏感性皮(sensitive skin,SS)是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主要发生于面部,早起源于研究化妆品不良反应领域的概念。
敏感性皮肤指对于常规刺激(正常状态不出现异常感觉)出现不适感觉(包括:刺痛,烧灼,疼痛,瘙痒及麻刺感)的一种综合征。该不适感不能被任何皮肤病相关皮损所解释,皮肤外观可正常或伴有红斑。敏感性皮肤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特别是面部。
其诱发及加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睡眠及精神情绪等内源性因素,以及季节、紫外线、医源性因素、温度、饮酒及护肤品使用不当等外源性因素。
敏感性皮肤的分类
原发性敏感性皮肤
与遗传因素(易感基因)关系密切,先天皮肤角质层薄,皮肤屏障功能弱,面部易出现潮红,毛血管扩张。这类敏感表现为原因不明的高反应状态: 对多种内外界刺激(包括温差改变)的耐受性降低、敏感性增强,在各种内外界刺激下,例如物理因素如风、热、冷、紫外线,化学因素如化妆品、肥皂、污物,心理因素如压力,以及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如月经周期)等,诱发皮肤敏感的各种症状。
可定义为“一种由刺激引发的感觉不适综合征,如刺痛、灼热、瘙痒、紧绷等,而正常情况下则不会引起不适。这些不适的感觉不能由任何皮肤病的皮损解释(除外上述症状性敏感性皮肤和化妆品不耐受情况),通常缺乏明显的体征或可伴随红斑”。
继发性敏感性皮肤
即继发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的敏感皮肤,也称继发性皮肤屏障受损综合征,多由于外用药物(果酸,维A酸,水杨酸,激素药膏),不恰当的护肤(过度清洁,去角质,美白祛斑)激光术后等引起。
众多疾病如激素依赖性皮炎、痤疮、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和特应性皮炎都可以出现皮肤敏感的表现, 一些研究已经开始关注如肠易激综合症等这些系统性疾病与敏感性皮肤之间的关联。
皮肤屏障受损后必然会影响其功能,包括透皮水分丢失(TEWL)增加(表现为干燥)和屏障功能下降(临床表现为对各种刺激的不耐受,包括温差变化),也会诱发很多客观症状,最常见的就是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潮红,对热敏感。
很多继发性敏感皮肤就是激素依赖性皮炎、玫瑰痤疮的表现。
化妆品不耐受
传统上或者早期的敏感性皮肤基本上是指化妆品不耐受或化妆品状态,表现为患者对皮肤护理和化妆品产品不能耐受: 使用这些产品后有明显的主观感觉异常(刺激或面部烧灼感),同时也对很多其它外用制剂逐渐不耐受,但往往缺乏明显的客观症状和证据,甚至被称为是非疾病性皮肤问题 。
因为皮肤的敏感长期得不到治愈,这些患者常伴有情绪沮丧、话痨等精神问题,甚至需要精神科医师的协同治疗。
这是一种过去未能重视的问题,现在看来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缺乏深入的研究,甚至缺乏流行病学资料。另外在传统的皮肤科教科书中也没有这部分内容,因此很多皮肤病学和化妆品论文中的描述也就比较混乱,导致这部分患者的诊断出现混淆。
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措施
根据医嘱选择合理的护理产品
在敏感性皮肤出现不良的皮肤反应后,需要第一时间就医,就诊医生会根据实际病情开具适合个人的功效型护肤品。
敏感性皮肤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
停止使用彩妆及普通化妆品, 仅用温和清洁能力的产品,或者就用清水洗脸可以用成分简单或专业医用类舒缓保湿护肤品进行护理。外用产品总体使用原则以舒适为原则,没有严格的次数限制,具体表现为:
1.单独使用
可单独外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保湿、舒敏、抗炎等功效的舒敏保湿类护肤品进行敏感性皮肤护理。
高度敏感时,皮肤主要表现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症状,伴有明显灼热、刺痛、瘙痒等主观症状时,可用清水或较为温和的舒敏保湿类洁面乳进行清洁;外用面贴膜,1次/d,10~15min/次,连续3~5d舒缓皮肤,随后改为外搽舒敏保湿类保湿水或润肤水,为皮肤提供水分;再外搽舒敏保湿乳,2次/d,以达到修复皮肤屏障、保湿、缓解皮肤敏感症状的目的。此时,暂不选用外搽防晒剂进行防晒,可选用戴帽子、戴口罩、打伞等物理防晒。
轻度敏感时,皮肤有少量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及脱屑,仍有轻微灼热、刺痛、瘙痒等主观症状,可每天早晚用较为温和的舒敏保湿类洁面乳清洁皮肤;外用面贴膜,每周2~3次,10~15min/次,再外搽舒敏保湿霜,2次/d;不外用面贴膜时可外搽舒敏保湿类保湿水或润肤水,为皮肤提供水分,再外搽舒敏保湿霜,2次/d,修复皮肤屏障,加强保湿,缓解皮肤敏感。外出时需外搽既能防UVB,又能防UVA的防晒剂,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损伤。
温馨提示:敏感性皮肤应避免过度清洁,提倡使用舒敏保湿类护肤品中较为温和的清洁剂,不使用含有皂基及偏碱性、表面活性剂剂量较高、含有酒精的清洁剂。
参考文献:
[1]何黎,刘玮.美容皮肤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120-123.
[2]何黎,郑捷,马慧群等.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1) : 1-4.
[3]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中应用指南专家组.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中的应用指南[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11(33):1229-1231.
[4]更多参考文献略。